朱棣叹了口气,虽然他也是个喜欢找人商量,未来的自己在那靖难里,一大堆R卡还坚持开作战会议。
但这不代表他听到这种机构成建制的出现时,心里会不咯噔。尤其是前面讲过好多回内阁后来变得很厉害。
“愚蠢的皇帝找再多人商量也是没用的,跨出那么多步的大侄儿不也输给了孤独的我。明朝后来也是各种下坡路,这翰林院众人一起决策的制度也不见得好。”朱棣深思。
大家:"……"
你好凡。
你好烦!
【其实无论是内阁,还是内阁中书。
它们身上都有着鲜明的对皇权的依赖。一直以来,受西方内阁制度的影响,光从字面意思上,很多友友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内阁和皇权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实际上不是的。
“亲密”、“信任”,这两个词是始终牢牢刻在内阁身上抹不去的原始烙印。这使得内阁天然的带有对皇权的谄媚。
哪怕A阁老想要和皇帝对抗,B阁老也能悄咪咪的以个人意志向皇权示好,并借着皇权变大变强。】
老朱恍然:“哦,党争怕不是和这个也有关系?”
朱棣:"如此说来,其实内阁内部也不是一条心。"
大家点点头:"嗯,是呀,如那杨士奇根本没有想到黄准嘛!"
杨士奇:
他突然发现,自己出现的频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好像这福泽,隔个两三句,便要说下他。这泱泱大明,难道离了我就转不下去了?!都说三杨,另外两个根本就没有多少单独戏份啊?!
他心中,竟渐渐涌起了悲愤之情。
【罪惟录记录了很多三杨向王振示好,或试图在王振面前周旋,或救下王振的片段。他们并不是谄媚王振,是在谄媚王振背后的皇权。】
一下子,大家的目光又齐刷刷集中到了杨士奇身上。杨士奇,当仁不让的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