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央更要有钱,因为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大家开始努力理解:"…
这是什么。这就是未来的四书五经吧!
而郁新已经要疯了。
他发现自己看不清楚那“增值税”,增值税,最重要的税,他却无法望文生义,看不明白?!上天明明给了他一扇窗,却要夺走他的眼!
老朱左右看了一圈,悄悄问在他眼中比较迂腐的解缙:“这满足公共需求,是不是就是那句‘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因为这句话就是他说的啊!
解缙一边冥思苦想,一边点头:“陛下圣明……圣明陛下……”
老朱:啊呀。咱真是个大帝啊!
【波兰尼说,经济资源是通过互惠、再分配和交换三种方式加以整合的。封建制是一种互惠为基础的政府资源整合模式。
郡县制则强调再分配,中央政府是分配活动的中心,地方向中心聚拢,集中资源。而财政联邦制,强调交换。
秦始皇烙印在我们身上的痕迹,是到了现在,我们的中央财政都更强调“再分配”。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
朱元璋看了半天,点头道:"咱懂了,这应该是在吹秦始皇厉害。"这种时候,老朱是比较大度的。主要是他感觉自己刚刚也被吹过。
【我们的国土那么大,市场总是天然的被
地域阻隔。用这种财政上的郡县制,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捏合整个庞大的国家。
配合着14亿人口,那是怎样的巨无霸?
分税制改革,就是财政上的中央集权。没有它,就不会有我们未来那恐怖的国家基建能力,也无法完成转移支付,更别说什么全面脱贫了。】
"咱懂了。"老朱满意点头,"就是那未来的子孙真的很重要,不愧是最懂经济的人!"
【清朝当然不能用现代的分配观念去理解,他们对“社会公共”的理解仅为花中央财政收入的70%去打仗。
嗯,明朝也如此,历朝历代的税收走向都是接近的,半数以上都是投去打仗,剩下的民生建设比较突出的就是赈灾呀,水利呀。可是这些都太基础了,和“社会分配”差得太远了。
别取笑秦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战争机器,下面的也不逞多让。】
大家:"啊这……"
这……这答案不对吗?
朱棣笑了:"当然不是啦!不然我这修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七下西洋,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社会公共的……再分配啊!"
朱棣试图组织出个正确的未来用语。
【强求他们去理解现代税收也着实有点难,它和卢梭的这句话有着密切联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纳税人是在主观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交给公共意志的化身——政府,自然也可以从政府身上获得权利。
我们是自由的,不是国家的奴隶。
上面这样还有点西方味儿。纯粹的中国特色精准表述,应该是这句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