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对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很感兴趣,或者说,他对大明的水军很感兴趣,“之前那本明朝的小说里说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历史原型其实是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
明朝的水军肯定不弱!”明初尚且如此,中后期肯定更强。
而且戚继光还是一个常胜英雄,被称为“战神”,他的兵书值得一看。
李靖:“臣也觉得,陛下不是想训练一支水军吗?这两本兵书正好用得上。”既然有后世总结的,何必要自己摸索呢。
李世民刚要点头又迟疑了,这次的书真的太多了,他虽然没花多少,但是他这些臣子可花了不少。
看到个人传记都以为不要余额,想都没想就买,结果……唉,这也就罢了,关键后边明知道要扣余额,还是前赴后继的买。
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所以后面还会有多少书?
李世民:“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回天幕卖的书有点多?”
买了个人传记,正在期待到货的大臣们:“有吗?”
没有个人传记,什么也没买或者被分配任务买书的大臣怨念地看了眼李世民,暗道:饱汉不知饿汉饥。
洪武时期
看着小黄车里的兵书,朱元璋很纠结,大明将领写的书还要他掏钱买,是不是不合适?
可是戚继光是嘉靖年间的人,距离现在一百多年呢。
他的曾曾曾孙可以等到戚继光的兵书,他可等不到。
最后朱元璋还是咬咬牙买下两本兵书。
至于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朱元璋看都没看,若是完整版的他还会考虑,失传了几篇兵法还考虑什么?
而且后世距离现在六百多年,指不定他收藏的比后世还全呢,买它不纯浪费吗?
朱元璋心里地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就听到天幕说: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清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不缺少保家卫国的将士,就比如刚才说的名将们,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军功。
不少人也和辛弃疾、诸葛亮、戚继光等人一样将自己的毕生的经验总结著成兵书传给后人,最负盛名,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就不用多说了。
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堪称兵家圣典。
除了《孙子兵法》外,还有吴起的《吴子兵法》,姜太公的《司马法》,孙膑的《孙膑兵法》等都有流传下来。
当然也有写了多部兵书著作一部也没能保存下来,全都失传了,比如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一生著有《六军镜》《韬钤秘术》《总要》等多部兵书,可惜都失传了。只有《卫公李靖兵法》的部分内容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等类书、政书中。
除了这部分内容外,李靖唯一的传世的兵书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本兵书也是《武经七书》之一。
不过遗憾的是这本书并不是李靖亲撰,根据史学家推测这本兵书很可能是后人对他言论的辑录,其中也许有后人附益的部分,但其基本内容反映的是李靖的军事思想。
李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绝对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闻言转头看向李靖,十分惋惜道:“药师的著作居然都没有传下去,是大唐对不住你。”《太平御览》是宋朝的书,宋太宗让人编撰的,这他记得。
也就是说李靖的兵书在宋朝初期就失传了。
那只能是毁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中,或者黄巢起义,甚至是安史之乱。
李世民:越想越心痛,多好的兵书,居然这么快就被毁了。要是都能传下去,买药师兵书的人肯定不少。
看着旁人买,而自己不用买,这才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