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震耳欲聋。
这不知到底是为了守护,还是只为了那位银甲二皇帝的血战之音,向着东方飘去……
临济,黄河岸畔的
一座古邑,距离黄河大堤十里地。
这是魏国复国以后,占据的最西边县城,也是距离秦国最近的县城。
三月十日,午时,阳光最好,二十万秦军横渡黄河。
渡河期间,水岸边十数骑魏兵立马观望,不敢近前。
在第一个秦军渡河后,拨马便逃。
这是临济守将,魏国相邦,兼任上将军的周市下达的命令——只观望,过黄河乃归。
背靠黄河,埋锅造饭,斥候先行。
二十万秦军在黄河岸边停驻休憩一个时辰,日头西移而不落,大军启程。
半个时辰后,临济古城外,二十万秦军,列阵以待。
领前军,为先锋,誓要一战雪耻的李信策马在军阵之中,手中拿着一个双筒望远镜,认真观察临济城墙。
墙色为黄,高有三丈多,上面满是新土的痕迹。
城头上,每五步便有一士卒,每个垛口都有弩。
临济县城本来的城墙不到一丈,从魏国举大旗复国到现在,不过一月时间,硬是被上修两丈。
三丈城墙九米高,兵力和器械也都拉满,这样的配置,已经不输给小国都城了。
从渡黄河时魏军没有阻击,再到临济城这波史诗级加强,李信做出判断。
魏军是要决定死守不出了。
他蹙起眉头,攻城战,比野战难度要大上十倍不止。
若是早一月出兵便好了……
他在心里说。
早一个月,面前的临济城就只有不到一丈高的城墙,憋泡尿就冲上去了。
现在想冲上去,付出代价就大了一些,最前头秦兵的非得被打出屎不可。
重拾心态,李信命令一名秦兵当使者,执书信去临济城劝降周市。
使者策马,带着二皇帝亲笔书信驶向临济城门。
李信叹息口气,内心觉得真没有这个必要,直接开打就是了。
要是想投降,何必叛乱呢?
这劝降书信不如换成威胁书信,写在万张纸上,要弓箭手尽数射入城内。
内容就写:
【破城之日,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如此一来,或许临济城百姓就会害怕地骚乱,然后绑周市而自保,大开城门放秦军进去。
诸将军尽皆赞同,这计策就和过河中击一样,属于肚子稍微有点滴墨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