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补给困难,宋金刚只好逃走。”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
“宋金刚大败,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
“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在这一战役中,李世民还俘获了后来被神化为门神的大将尉迟敬德。”
“第三大战役就是——虎牢之战,击破王世充、窦建德等人。”
“李世民在解除西部和北都威胁后,挥师东征,直指河南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
“在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如果王世充取得最终胜利,大唐历史就成大郑历史了。”
“可是,战争的天平却朝着有利于唐军发展。”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
“至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李世民不间断攻城,虽然隋炀帝当年修建的洛阳城绝不是豆腐渣工程,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惶惶不可终日。”
“再加上,李世民派人截断王世充的粮道,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
“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国号夏。”
“窦建德认为,唇亡齿寒,唐军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反过来必将进攻我们夏国。”
“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
“唐军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
“一种是主张退守这次战役的登陆地慈涧,寻机再战。”
“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围点打援。”
“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率精骑3500百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窦建德大军到了虎牢关,被唐军拦住,夏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李世民却派轻骑兵抄小路把夏军的粮道截断了。”
“窦建德想速战速决,李世民按兵不动。”
“两军相持三个月。”
“5月1日,李世民渡过黄河,假装唐军的粮草已断,士兵在黄河北放马,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