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印度士兵对这里的丛林地形十分熟悉,而且其招募的成本十分低廉。
对于这些欧洲殖民者来说,是最好的战争消耗品。
而对于明军来说,如果遇到大批印度裔士兵发起死亡冲锋,将会遭到重大的打击。
这些印度裔士兵不仅仅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还受到了欧洲殖民军军官的死亡胁迫。
他们想要在这样的战斗中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命地向前冲击,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所以温小六考虑再三,还是将大量的机枪部署在了前线阵地。
在这场战斗中,明军可以使用的武器装备并不多。
很多明军列装的强大武器,在这种战场上根本发挥不出足够的火力优势。
甚至还会对明军的后勤造成严重的负担。
尤其是像那些重型火炮,运输到前线阵地,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其机动性太差,在明军的阵地上,十分不便于机动。
于是温小六当时直接放弃了装备大量重型武器。
转而装备了大量轻型武器。
现在机枪和迫击炮,成为了驻孟加拉湾军事基地军队的主要重型火力。
这两种武器大量配备在明军的前线主力阵地上。
而温小六在布置前线阵地时,并没有将机枪直接放置在步兵的阵地上。
温小六将大量机枪全部进行了分组。
组成了一个个机枪小队,这些机枪组的士兵们,则在步兵阵地以外,构筑了独立的机枪阵地。
这些机枪阵地中,基本上每架机枪都有一个独立的机枪阵地。
最多也只会部署两架机枪。
而这些机枪阵地,全部在步兵阵地的侧翼。
每一个机枪阵地上,都有着三至五名士兵。
其中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兼观察员,还有一名弹药手。
甚至有的机枪阵地上,还有一名指挥官,指挥射击。
这些机枪阵地上,全部都进行了加固。
其中有一多半的机枪阵地为半地下式的地堡。
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全地下式的掩藏式机枪阵地。
而这些机枪阵地,构筑在步兵阵地之外后,反而有了更强大的杀伤力。
这是因为机枪有着极高的射击速度和射程。
并且机枪的穿透性能也十分强大。
温小六在华夏军事学院中,对机枪的射击战术做了专门的研究。
在一次朱君洛的亲自授课中,提到了机枪射界的理论。
并且讲到了机枪阵地的部署,温小六就对此十分上心。
在听完朱君洛讲的课程后,温小六专门在多次演习中,对这种理论进行了实际的应用和探索。
最终发现,朱君洛所提出的独立机枪阵地,能够在战场上,起到更大的杀伤作用。
喜欢龙腾美洲()龙腾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