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浅浅地叹气,
“是的,非常复杂。一方面,我觉得思特里克兰德确实是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另一方面,我又有些钦佩他对生活的态度。”
写亚伯拉罕,就是为了说明,不成功,也不一定代表生活没有意义。
他明白了,
陆时点点头,
他刚想承认对方说的,下面却有学生替他发言了,
“教授,你没读懂这本书。”
陆时说:“剧情已然过半,为什么还要写一个无关主线的亚伯拉罕呢?原因就在于,小说中的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成就太高,会让读者认定他是为了成功才选择的绘画。”
学生们不由得陷入沉默。
而陆时又举了起来。
教授笑道:“可是,陆教授在小说中描述了思特里克兰德艺术上的成功。”
礼堂内一片窃窃私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还没有开始左转,不只是东亚,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仍强调责任感,
大部分时候,人们在为了家人或是某个集体而活,
争执不下,
”
这没什么不对。
陆时进一步提示道:“小说中,还有一个与主线无关的人物,那个名叫亚伯拉罕的医生,各位还记得吗?”
众人没想到地,陆时自己也举起了手。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大致占现场的七成。
两人不由得对视。
现场沉默了几秒,
随后,学生们缓缓地举起手,
作家不喜欢自己笔下的角色,还是不太常见的。
众人了然,
陆时说:“两位的争执,我引用小说中的原话来解答吧。小说中,‘我’在巴黎找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之后发生了一段对话。”
学生答:“世俗意义的成就,不该在讨论之列。”
但人们的心中又有悸动,偶尔想要冲动地任性一下,
人本主义思潮也随之涌动。
陆时问道:“有多少人不喜欢主角?请举一下手。”
亚伯拉罕成为主治医生后风头无两,
但他急流勇退,辞去了职务,跑到小城市度过平凡的一生。
教授好奇问道:“所以,你才安排了那个剧情,让思特里克兰德将杰作付之一炬。因为,他不需要外界认可来作为成功的标准。”
陆时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