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以《小王子》的字数,他早就搞定了。
玛格丽塔好奇,
“为什么用法语?”
最真实的原因当然是原作是法语,其它皆为译本,
而译本,很难准确表达。
以《小王子》的第一句话为例,
“我六岁那年,在一本描写原始森林的名叫《真实的故事》的书上,看见过一幅精彩的插图,画的是一条蟒蛇在吞吃一头猛兽。”
就《真实的故事》这个书名,国内翻译的版本多得离谱,
《真实的故事》、
《丛林奇遇记》、
《百兽生猛史》、
……
千奇百怪。
但这并不只是简中译者才存在的问题,
就比如台版的翻译,竟然是《大自然的真相》,
同为汉语,差异巨大。
此类情况在英版、日版也十分普遍。
当然,这不能怪翻译者。
就像陆时在剑桥的第一次演讲时说的那样,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和表达。
译文展现出来的差异,归根结底都源自于译者:
一、对原文如何理解;
二、用文字如何表达。
背景的了解、知识的掌握、行文风格、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字词的甄选、翻译技巧……
变量实在是太多了。
而《小王子》又极具特殊性,
它篇幅短,用的又是孩子般童真、稚嫩的语言,对译者的要求更高。
陆时懂法语,
但是,他不一定懂孩子。
所以要消除那一堆的变量,最好的办法便是遵照原文。
他对玛格丽塔笑笑,
“你先读,读完之后就明白为什么要用法文了。”
玛格丽塔震惊道:“老师,听你的语气,这部小说快完成了?你早就在创作了吗?这段时间,我隔三差五便来拜访,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
陆时嗤笑,
“你也知道自己来得太勤快了?”
“啊这……”
玛格丽塔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