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国内民间小故事集 > 第487章 赶考落榜的李书生(第1页)

第487章 赶考落榜的李书生(第1页)

古时候,有个姓李的书生,上京赶考,不料时运不济,名落孙山,只得收拾行李回家。

这天傍晚,他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见前面有座大庙,便想进去歇息一晚,明天再赶路。走到庙前一看,只见庙门敞开,里面黑洞洞的,寂静无声。李书生想,这么大的庙,难道没有和尚?他信步走进庙内,正殿上亮着两盏油灯,却不见一个人影。

左面殿角上,有间小屋,门上贴副对联,上联是“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下联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横批:“不可欺心”。李书生看了,心里“扑扑”地跳,想,我虽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此次赶考落第,实是羞于见人,不如回家苦读三年,再来赴试。想到这里,他转身出了大殿,向庙门走去。

刚走到庙门口,忽听有人喝道:“李书生,何往?”李书生一惊,定眼一看,只见一位白面长须、穿红着绿的老人站在面前。李书生想,这位老人是谁?莫非是神仙?便上前施礼道:“晚生上京赶考落第,回乡途经此地,想在贵庙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老人说:“此处并非安身之所,还是到别处去吧。”李书生说:“天色已晚,别处又无人家,求老丈留我在此借宿一宵。”老人说:“你既执意要在此住宿,须依我三件事。”李书生说:“老丈请讲,晚生一定遵命。”老人说:“一、夜间不可出门;二、不可点灯;老人说声“切记”,飘然而去。

李书生进了小屋,关好门,坐在桌旁,掏出书本,想再看一会儿。但想到老人所嘱三条,不敢点灯,便收起书本,上床歇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他想,这位老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在庙里留宿?还提出了三条怪条件。

莫非这座庙里有鬼?想到这里,他越发害怕,不敢再想,闭上眼睛,想睡个觉。但哪里睡得着?好容易捱到半夜,他见外面没有动静,便下床走到门前,轻轻地把门开了一条缝,向外面一看,只见月光下,庙院里清清楚楚,并无一人一物。他想,老人所嘱,前两条已遵命,第三条嘛,我这床是睡不成的了,干脆到殿上去坐坐。想到这里,他轻轻地把门开大,溜出小屋,来到正殿。

他抬头一看,只见正殿上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红袍,一个穿绿袍,脸面都白得像粉墙一样,一点血色也没有。再细看,眼睛都没有瞳仁,原来是一对纸人。李书生想溜,又一想,纸人怕什么?便大着胆子,走到桌前,坐下来。他想,既然不敢睡觉,何不把白天没看完的书拿出来,趁着月光,再看它一阵。想到这里,他忙从行囊里取出书本,看起来。

看着,看着,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把桌上油灯吹得直摇晃。接着,“呼”地一声,把灯吹灭了。李书生忙去点灯,但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就是划不着。他想,大概是风太大了,便把两盏灯拿到桌上,合在一起,又划火柴,这回倒划着了。可是风一吹,灯焰儿又缩回去了。他只得用双手护着灯焰儿。护着护着,只听“呼”地一声,两盏灯都灭了。这时,月光也没有了,殿内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想,大概是乌云把月亮遮住了,等一会儿,月亮就会出来的。他便坐在黑暗中,等着、盼着。

等啊,盼啊,过了好长时间,月亮还是不出来。他等得不耐烦了,便想到纸人面前,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站起来,摸着黑,向纸人走去。他想,大概快到纸人面前了。他摸着桌子,向前迈了一步,伸手去摸纸人。摸着了,冰凉冰凉的,原来纸人站在桌子上。他想,这两个纸人怎么跑到桌子上来了?又一想,大概是风把它们吹到桌子上的,便伸手去搬。刚搬动一个纸人,忽听“咔嚓”一声,接着,亮光一闪,纸人变成两条火龙,向他扑来。他吓得“妈呀”一声,跌倒在地。火龙已扑跌倒在地,这才发现是一场梦。这时,忽听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声音叫道:“李书生,醒醒!”李书生一惊,睁开眼睛,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一看,只见一位老和尚站在面前,后面跟着一个年轻和尚,正拿着灯笼望着他。李书生爬起来,定了定神,想起刚才的梦,便问:“老和尚,这里是庙里吗?”老和尚说:“是啊,本庙的功德已满了,众位香客送了油灯纸马给殿上的塑像重新贴金。”“听你们方丈讲,给寺院烧香的施主无数,倒不知谁记着这个残庙,把它看作了寺庙,有什么值得人家不忘的功德!”这时,“沙沙”一阵风响,猛地从门外吹来一团冷风,室内灯影摇曳。“白天有人说你走了不远后又有啥异响了?三伏天的天气得怪。也不知道来了城里先生算命没?”老和尚说着便让年轻和尚带李书生去客房。

李书生在老和尚的指点下来到客房。这时他才想起老和尚刚才的话:原来这座庙早已残破不堪了。这时,他想起了梦里的那两盏火龙……越想越觉得身上冒汗,才恍然大悟这里还隐藏着一个隐士的考验,包括灯光的光照在红烛、古刹香炉与尘封古籍上的动静等许多诡异景象都有“试金石”的作用。他感到十分庆幸: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惹来麻烦。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李书生与老和尚、年轻和尚一同来到大殿上。这时大殿里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柔和的阳光照射下更显得古朴典雅。那“暗室亏心”的门联使人心头为之一凛。而前日的故事还在不断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他是朝廷官员或者还有什么变故都没有想通的事情罢了?这才慢慢舒出一口气:不就是用信封一个带有压制的证据案件放进黑房寻找了吗?——李书生又想起昨夜的梦境:纸人变成火龙扑向他……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轻举妄动。

回到家中后,李书生苦读三年,再次进京赶考。此次赶考后,李书生不负众望,高中状元郎。之后他在政绩上屡有建树,为国家出谋划策。他还念念不忘那位在庙中借宿的夜晚的考验和梦境中的火龙事件。他时常告诫自己:做人要心存善念、诚实守信、谨慎行事。

而今回想起那个夜晚的经历和梦境,李书生常常心有余悸:人生处处都有奇遇,不过遭遇事情前必须有所准备,正所谓未雨绸缪也!因为善良的初衷可以化为世间最好的幸运……并体会人生的多姿多彩,世界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同时他也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不可小觑任何一位平凡的人或事物!

从此以后,李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那份记忆中的故事与体验——每当他陷入迷茫和困境时就会提醒自己。这就是一个名叫李书生的平凡书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首先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机遇和幸运来源于内心的善良和准备;其次我们看到了世界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最后我们看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古时候,有个姓李的书生,上京赶考,不料时运不济,名落孙山,只得收拾行李回家。

这天傍晚,他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见前面有座大庙,便想进去歇息一晚,明天再赶路。走到庙前一看,只见庙门敞开,里面黑洞洞的,寂静无声。李书生想,这么大的庙,难道没有和尚?他信步走进庙内,正殿上亮着两盏油灯,却不见一个人影。

左面殿角上,有间小屋,门上贴副对联,上联是“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下联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横批:“不可欺心”。李书生看了,心里“扑扑”地跳,想,我虽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此次赶考落第,实是羞于见人,不如回家苦读三年,再来赴试。想到这里,他转身出了大殿,向庙门走去。

刚走到庙门口,忽听有人喝道:“李书生,何往?”李书生一惊,定眼一看,只见一位白面长须、穿红着绿的老人站在面前。李书生想,这位老人是谁?莫非是神仙?便上前施礼道:“晚生上京赶考落第,回乡途经此地,想在贵庙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老人说:“此处并非安身之所,还是到别处去吧。”李书生说:“天色已晚,别处又无人家,求老丈留我在此借宿一宵。”老人说:“你既执意要在此住宿,须依我三件事。”李书生说:“老丈请讲,晚生一定遵命。”老人说:“一、夜间不可出门;二、不可点灯;老人说声“切记”,飘然而去。

李书生进了小屋,关好门,坐在桌旁,掏出书本,想再看一会儿。但想到老人所嘱三条,不敢点灯,便收起书本,上床歇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他想,这位老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在庙里留宿?还提出了三条怪条件。

莫非这座庙里有鬼?想到这里,他越发害怕,不敢再想,闭上眼睛,想睡个觉。但哪里睡得着?好容易捱到半夜,他见外面没有动静,便下床走到门前,轻轻地把门开了一条缝,向外面一看,只见月光下,庙院里清清楚楚,并无一人一物。他想,老人所嘱,前两条已遵命,第三条嘛,我这床是睡不成的了,干脆到殿上去坐坐。想到这里,他轻轻地把门开大,溜出小屋,来到正殿。

他抬头一看,只见正殿上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红袍,一个穿绿袍,脸面都白得像粉墙一样,一点血色也没有。再细看,眼睛都没有瞳仁,原来是一对纸人。李书生想溜,又一想,纸人怕什么?便大着胆子,走到桌前,坐下来。他想,既然不敢睡觉,何不把白天没看完的书拿出来,趁着月光,再看它一阵。想到这里,他忙从行囊里取出书本,看起来。

看着,看着,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把桌上油灯吹得直摇晃。接着,“呼”地一声,把灯吹灭了。李书生忙去点灯,但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就是划不着。他想,大概是风太大了,便把两盏灯拿到桌上,合在一起,又划火柴,这回倒划着了。可是风一吹,灯焰儿又缩回去了。他只得用双手护着灯焰儿。护着护着,只听“呼”地一声,两盏灯都灭了。这时,月光也没有了,殿内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想,大概是乌云把月亮遮住了,等一会儿,月亮就会出来的。他便坐在黑暗中,等着、盼着。

等啊,盼啊,过了好长时间,月亮还是不出来。他等得不耐烦了,便想到纸人面前,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站起来,摸着黑,向纸人走去。他想,大概快到纸人面前了。他摸着桌子,向前迈了一步,伸手去摸纸人。摸着了,冰凉冰凉的,原来纸人站在桌子上。他想,这两个纸人怎么跑到桌子上来了?又一想,大概是风把它们吹到桌子上的,便伸手去搬。刚搬动一个纸人,忽听“咔嚓”一声,接着,亮光一闪,纸人变成两条火龙,向他扑来。他吓得“妈呀”一声,跌倒在地。火龙已扑跌倒在地,这才发现是一场梦。这时,忽听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声音叫道:“李书生,醒醒!”李书生一惊,睁开眼睛,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一看,只见一位老和尚站在面前,后面跟着一个年轻和尚,正拿着灯笼望着他。李书生爬起来,定了定神,想起刚才的梦,便问:“老和尚,这里是庙里吗?”老和尚说:“是啊,本庙的功德已满了,众位香客送了油灯纸马给殿上的塑像重新贴金。”“听你们方丈讲,给寺院烧香的施主无数,倒不知谁记着这个残庙,把它看作了寺庙,有什么值得人家不忘的功德!”这时,“沙沙”一阵风响,猛地从门外吹来一团冷风,室内灯影摇曳。“白天有人说你走了不远后又有啥异响了?三伏天的天气得怪。也不知道来了城里先生算命没?”老和尚说着便让年轻和尚带李书生去客房。

李书生在老和尚的指点下来到客房。这时他才想起老和尚刚才的话:原来这座庙早已残破不堪了。这时,他想起了梦里的那两盏火龙……越想越觉得身上冒汗,才恍然大悟这里还隐藏着一个隐士的考验,包括灯光的光照在红烛、古刹香炉与尘封古籍上的动静等许多诡异景象都有“试金石”的作用。他感到十分庆幸: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惹来麻烦。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李书生与老和尚、年轻和尚一同来到大殿上。这时大殿里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柔和的阳光照射下更显得古朴典雅。那“暗室亏心”的门联使人心头为之一凛。而前日的故事还在不断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他是朝廷官员或者还有什么变故都没有想通的事情罢了?这才慢慢舒出一口气:不就是用信封一个带有压制的证据案件放进黑房寻找了吗?——李书生又想起昨夜的梦境:纸人变成火龙扑向他……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轻举妄动。

回到家中后,李书生苦读三年,再次进京赶考。此次赶考后,李书生不负众望,高中状元郎。之后他在政绩上屡有建树,为国家出谋划策。他还念念不忘那位在庙中借宿的夜晚的考验和梦境中的火龙事件。他时常告诫自己:做人要心存善念、诚实守信、谨慎行事。

而今回想起那个夜晚的经历和梦境,李书生常常心有余悸:人生处处都有奇遇,不过遭遇事情前必须有所准备,正所谓未雨绸缪也!因为善良的初衷可以化为世间最好的幸运……并体会人生的多姿多彩,世界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同时他也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不可小觑任何一位平凡的人或事物!

从此以后,李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那份记忆中的故事与体验——每当他陷入迷茫和困境时就会提醒自己。这就是一个名叫李书生的平凡书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首先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机遇和幸运来源于内心的善良和准备;其次我们看到了世界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最后我们看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