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们还有点不解。
而且也觉得知府大人不是没考过科举吗,他看的试卷能准吗?
还有安排?
什么安排?
从四月春闱,七月到灌江府,如今十月份,一直没看到安排。
这会却听到知府大人的召唤,而且点的十个名单,是他们二十五人中的佼佼者。
他们众人只以为是左右训导推荐,其实是纪炀看过文章之后选出有潜力的十人,让他们进到府衙听政办差。
旁的不说,搭把手应该没问题吧?
反正下次考试是三年后,趁这个时间,不光学习知识,也要有点实践。
不过这个举动,倒是安了不少官学学子的心,看来知府大人是真的为他们好,还记挂着他们!
之前被冷了那么久,以为他们这些人要被放弃了!
随之而来的,明年要扩大招生,还要多收贫困子弟的消息,也再也没人反对。
官学从此以后,也是清晰明了,解决纪炀心头大事。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下面十五个县城的知县陆陆续续过来,等到十一月十五,人已经到齐了。
他们来的时候,带了满车的卷宗,皆是自己任地的情况。
很多人都说,他们当初科考的时候,都没这么紧张。
十五知县凑在一起说话,整个灌江府衙则忙着做考核,没想到反而是他们清闲下来。
说是闲,那也是凑在一起聊公务。
没办法,已经养成习惯了!
越聊越是感慨,灌江府这两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里面徐铭徐知县,应该是最沉默的那个。
他之前因为任地盐矿的事,被手下蔡源顶了位置,这几个月才陆陆续续把权利收到自己手里,所以他对这些最没发言权。
不过他任地的情况也还好,毕竟梁王派来那么多人,如果再治理不好一个县城,那就都是吃干饭了。
徐铭倒是也不恼怒。
实力差距,也没办法。
他如今已经能看明白朝中局势,更知道没有永远的敌人,纪炀这么对他,应该是仁至义尽。
不过他今年大概就会被调走,走的是汴京那边的关系。
主要他再留下也没用,纵然收回今安县的权利,但也有个蔡源把持,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梁王也觉得自己在灌江府太过丢人,还有半扇猪还一个他的笑话,永远在身边流传。
还是走吧。
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其他地方知县,那就不同了,都在美滋滋说自己内里的情况,想知道知府大人会给他们什么样的评价。
反正不管怎么说,他们在这的政绩,包括徐铭在内的政绩,绝对不算差。
纪炀那边翻一个县的资料,找一个知县谈话。
等全部聊完,跟布政使等人定下考核,纪炀才发现,其实被考核也挺好的。
之前知州他们考核自己的时候,也没这样辛苦啊。
反而当了长官,倒是累得不行。
不过等这个年度总结报告开完之后,收获也是喜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