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想要天下一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避免战争,让天下各国的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燕国(越国)都是秦国的盟友,本身是秦国的助力而非敌人,秦王又怎么会为了些许的利益而背弃自己的盟友呢?”
燕王与越国君虽然内心依旧还有些许疑虑,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做出任何多余的动作。
现如今秦国大势已成,如果贸然在这个时候背弃秦国的盟约,如果招来了秦国的报复,根本不是两国君王所愿意承受的。
且与秦国交好,两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他们也不愿意与秦国就此分道扬镳。
也正如庞统与乐毅所言的一般,秦王的目的是天下太平,如果对自己的盟友用兵,那便是挑起纷争,这又如何算得上是为了天下太平呢?
就在秦牧回到咸阳之后,他便将张良安排到了集贤苑中读书。
请范仲淹当了张良的老师,给予了这位少年时期汉初三杰最优厚的待遇。
如果对方最终能够为秦国所用,秦牧不介意重用张良。
如果张良最终不能为秦国所用,那便让他在集贤苑中教书,也不枉费其自身的天赋。
伴随着张良入学,秦国的集贤苑中又有一批学子学成毕业。
其中为翘楚者,乃是曾经与韩非关系密切的秦赋。
这孩子本来就天赋上佳,又因为自己的「疏忽」,竟然亲自将敌国的王子送回故国。
这让他内心极为自责,在怨恨韩非欺骗他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开始读书学习。
在其毕业之时,秦牧看过他的文治,已经达到了100点的程度。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武略也达到了98,可谓是文武全才。
这样的人才当然要经过重用,但是秦牧却不准备直接为他任免官职。
每一名朝臣才能有所不同,但是没有系统的他们根本不能通过肉眼来衡量。
就像是秦牧破格提拔的最后一名丞相张仪。
虽然他连横诸国确实是给秦国带来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许多臣子的心目当中,依旧不认为张仪比自己更加出色。
许多臣子在秦国战战兢兢的奉献了那么多年,结果他们的身份与地位却比一些刚刚加入秦国的贤能更低,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心服口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而又完善的人格,在秦立国之初,为了能够更快的壮大秦国,秦牧不得不用自己的王者君权来压制这些百官的异样想法。
但是现如今秦国已经成就霸主之位,秦国原有的土地暂且不论,许多秦国新占领的土地需要提拔大量的人手去治理。
如果这些人都要让秦牧一个个去筛选,那秦牧还不得被累死?
而且,这些地方上的百姓可不会认可秦王直接指派的贤能。
最为关键的是,秦牧而今已经30多岁,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给后世的君王提供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
与其等到继任者殚心竭虑的改变他现在的集贤举荐制度,不如直接改为更加科学有效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