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到墨洲西南部的几内亚等地上岸,开始他们的劳动赎罪生涯。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地区的大明的军队也在不断前进。
不断发生暴乱和镇压,到处都是逃兵和叛逃的军官和贵族的泰西大陆,已经基本没有反抗能力了。
但是在这种混乱之中,也没有人有资格代表某个地方直接投降。
所以战争名义上在继续。
到了大公四年五月份十五日的时候,露西亚本土全境以及巴尔干地区,已经被大明军方全部占领。
泰西大陆上的战线推进到了德意志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边界上。
到了这个时候,大明军队的推进速度有多快,很多时候已经不看进攻速度,而是看实际接收速度了。
泰西大陆内部现在已经完全乱成一团了。
虽然上层控制着朝廷不允许投降,但是基层的实际战斗军团和地方官员,遇到大明部队过来大部分都会直接投降。
是投降还是战后被俘的区别现在已经完全明确了。
投降本人劳动赎罪二十年,全家每人都能得到一百银钞的现金。
不投降的本人直接在战场上打死,家里所有男人终身劳动,所有女性卖身为奴,财产自然也是全部没收了。
关键是,就算是有人想要打也完全打不过的。
还有可能被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暴动给打死,随时都有士兵忽然消失。
稍微有点能力的富人,都在大明军队赶到之前,就想办法继续往西方逃窜,找机会偷渡去英国了。
就算是去不了英国,继续躲一阵是一阵。
如果大明指挥官贪功劳,可能只需要两到三个月,就能直接推平泰西大陆上剩下的全部土地了。
但是杨遇春仍然老老实实的控制着推进速度。
后续的占领部队、接收人员、管理人员不到位,与后方的交通和联络线路不稳定,就不会无限制的继续向前。
现在与其说是在进攻,不如说是在接收占领区。
如果大明愿意对泰西现有的统治阶层稍微放开一些条件,剩下的整个大陆区域都可以“传檄而定”
但是大明朝廷和作战指挥部都不准备这么干。
杨遇春甚至觉得进度有点太快了。
杨遇春和大部分的参谋人员,对于战略武器的威慑力的预判仍然不够。
没有完全考虑到,相关消息经过报纸和广播等媒体传播,在民间发酵后产生的效果有多大。
也低估了机械化战争的效率和战场的破坏。
杨遇春和参谋人员估计,最多再有一年就能完全接受泰西大陆,快的话可能半年就够了。
而且甚至已经可以放弃准备大规模登陆作战了。
整个战役规划的时候,参谋人员建议准备在法国北部、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南部三个地方发起登陆战。
配合陆地进攻的方向,将泰西各国最后残余的势力,围堵在德意志西部地区歼灭。
所以在对应的英国南部、摩洛哥北部、突尼斯北部三地,预先开始筹集和准备作战物资和人员。
杨遇春跟参谋人员讨论过之后,决定还是要继续发动登陆战,不过要提前开始了。
特别是法国的登陆战必须要打。
在大明参战之前,英国人根本没有怎么用力,大明参战之后,英国也就没机会用力了。
不能让英国人就这么简单的逃过去。
于是,杨遇春下令,让德意志边境的地面部队进一步放慢速度。
同时要求让英国人加快速度,在七月底之前发动登陆战,大明海军和空军负责协助和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