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从前到后的流程非常顺畅,线路在面板背后的设计也非常合理。
相当于屏幕驱动板在液晶面板背后,信号线在驱动板的背后,信号从前往后依次传递到主板。
而人类和所有脊椎动物的眼睛就是完全反过来的。
感光细胞是在视觉神经的后面。
光线进入眼睛后,首先要先穿过视觉神经层,才能照射到感光细胞上。
这样的流程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还额外要求视觉神经层尽可能薄,要尽可能的透明,不能挡住光线,否则就会影响视力。
感光细胞处理了视觉信号,再传给挡在自己前方的视觉神经。
视觉神经在感光细胞前面也没有任何好处。
神经还要在感光细胞层上穿个洞,才能把视觉信号传到眼睛后面的脑子里面去。
这个洞再小也是个洞,所以会留下一个盲点。
相当于液晶屏幕驱动板在屏幕正面,为了不遮挡屏幕的显示内容,只能设计成尽可能透明的。
还要在屏幕中间挖个洞,让驱动板上的信号线穿过屏幕,连到屏幕后面主板上。
以人类自己的工业设计逻辑来看,这就属于脑子有病的设计。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最早的脊椎动物的眼睛,长在自己的后脑勺上。
脊椎动物的头部经过多次突变,最初的后脑勺变成了后来的前脸,整个头部前后翻转了一次。
眼睛没顺着头皮绕一个圈,而是发生了像脱袜子一样,原地前后内外翻转的突变。
这样突变之后眼睛方向对了,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凑合能用了,于是就这样修修补补的继续用了。
到这里还不算完,演化历史上还出现过“后悔”的现象。
有些动物身体的某些功能,在某一个时代对他们而言,好像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这种功能消失,同时其他有用的能力增强的突变,就可能成为有益突变而被保留下来。
但是到了下个时代,原来这个功能又有用了。
所以活下来的族群之中,出现了类似功能强化的群体,又在时代成了新的主流。
但是后来突变出现的有用的功能,跟上次突变消失的功能,通常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和构造。
既然是突变,那就是没有规划的,只是碰巧了跟原来功能类似而已。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了。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又有人类和灵长类的眼睛……
哺乳动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类似老鼠的形态,也都是昼伏夜出的习性。
所以感知红色和绿色的能力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感知光线强度的功能的用处很大,能够让他们在黑暗中看清楚东西。
早期的哺乳动物中的某些个体突变,导致感知红色和绿色的细胞弱化,感知光线强度的细胞增强的了。
看世界的画面变成了黑白色的,但是不同光线对比格外的强烈。
这种突变在当时是有益的,带有这种突变的个体能够找到更多食物,进而留下了更多的后代。
后来哺乳动物体型增大了,开始竞争白天的生态位了。
特别是猴子们开始上树吃水果了,就需要通过颜色分辨果实是否成熟了。
猴群中有些个体的意外突变,导致它感知光线的能力减弱,但是能够分辨红色和绿色色了。
这在这个时代也属于有益的突变。
它们能够找到更多的成熟的果实,因而也能活下来并留下更多后代。
现在的人类都是这些猴子们的后代。
这次突变和眼睛翻转的突变一样糊弄,控制红色感光细胞生成的基因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