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把控舆论
“呜呜——”
似乎是朱高煦在庙堂的呵斥起了作用,接下来的几日里,弹劾吴高的人数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来到洪熙四年岁末,两京铁路最终修抵应天府江浦站。
两京铁路的通车毫无疑问代表着南北沟通的进一步加深,这是除京杭大运河外,第二条能沟通南北的快速通道。
不过相较于京杭大运河的水运,铁路的速度比其快了三倍不止,所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更多。
尽管当前的火车票价并非一般百姓能负担得起,但对于商贾们来说,南北商品快速流通带来的利润更为丰厚。
例如布匹,原来从江南与北平做一次生意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跑一趟运河能赚取三百贯。
现在改运河为铁路后,江南与北平做一次生意,来回只需要十天时间,能赚取二百贯。
单趟的利润下降了,但总体的利润却提高了。
原本一年能赚三千六百贯,现在能赚七千二百贯。
黄福说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元宵过后,漠北、京津、四川、中原四条铁路同时开工。”
“传旨意,国债正月十六兑换债券及利息,同时停止铁路债券的发行。”
只是不等户部稍微喘口气,洪熙五年的到来也意味着他们的负担将更为沉重。
郭资将大明的财政情况全盘而出,由于大明的国债是三年制,而今也刚好发行三年时间,所以连本带利需要偿还一百三十八万贯。
北方的牛羊煤炭能快速运抵江南,南方的粮食布匹则是快速送抵北方,两者商品相互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南北沟通。
在这种环境下,《大明报》上也出现了一篇专门写了土地投资的文章。
“臣领旨……”
随着散朝,大明每季度刊发一次的《大明报》也开始八百里加急送往地方。
大明二千四百家银行,从未有一天像今日这般热闹。
“在此之前购买的,依旧按照三年连本带利兑换债券的政策兑换。”
看着那些兑换本金和利息的人,许多人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的短视,也痛恨朝廷突然停止国债的发行。
对此,郭资和朱高煦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下一盘棋。
习惯性看报纸的百姓得知今日开始结清第一批的国债本金及利息,并且停止发行铁路国债后,许多手中有闲钱的百姓纷纷前往了银行看起热闹来。
“臣领命。”
“去岁,朝廷行政支出二千八百五十万贯,六军都督府军饷及军费支出一千九百六十七万贯,政策铁路上支出六百二十万贯,合计五千二百四十九万余贯。”
不过在此之前,这国债的利息还得调整才行,不然百姓大量买入会导致朝廷支付不起这5%的高利息。
随着两京铁路的完工,户部的负担也轻松了许多。
许多人前往兑换本金和利息,也有的人试图抢购国债,但却被宣布已经停止发行,气愤的捶胸顿足。
有些东西随处可见的时候无人珍惜,等它有了稀缺性的时候,所有人便会像闻到血的鲨鱼般蜂拥而至。
“工部,漠北铁路勘察如何,是否可以开始修建?”
文章中以河南举例,在永乐、洪熙大搞西北人口和江南人口迁入河南前,河南人口不过二百万,耕地也不过二千七百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