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恰逢南齐犯边,驻守东境的秦父带兵上阵,苦战方胜,打退了南齐大军,但秦父已战死沙场,扶棺回京,也算完成了一个武将最终的宿命!
先皇念及秦父之功,追封秦父为定远侯,恩赏其再袭三代。
秦父死后,秦老夫人便哭上朝堂,请先皇怜惜秦家满门皆死在战场,仅于这根独苗,请皇上允准备让秦幕昭弃武从文。
先皇见秦幕昭长得甚是文弱,也的确不像武将的身子骨,再说朝中武将也不欠这么一个黄毛小儿,既已施恩,又怎么会在这点小事上为难。自是允了!
那时的秦幕昭才十七,宁贵妃十四。
不过毕竟是世家子弟,秦幕昭虽以习武为主,但仍是在宁阳学宫求学。弃武换门庭并没有什么难度。
秦老夫人为这兄妹二人计长远,在宁贵妃及笄之后,便将其嫁给了当年还是皇子的持上。
她的眼光倒也准,选的人正确,宁贵妃由一年皇子侧妃,成为后宫贵妃。
而秦幕昭,也在官场上越走越远,虽然这中间也有赖于定远侯府历代的人脉和资源堆积。
秦幕昭不并想爵位只三代便没了,他要秦家永远鼎盛,成为东夏第一世家。
如今朝中有他亲妹,大皇子是他亲外甥。
只要大皇子上位,他秦家再鼎盛百年不在话下,世袭再袭多少代,那不是新皇一句话的事吗?
四皇子一党的魏羌恒眼见得就要立功,明崇峻竟然还帮他要粮草军备,秦幕昭岂能忍?
但明崇峻建言,可并不是为大皇子说话。
边境一有战事,军备粮草跟不上,那还打什么仗?
现在在东境驻守的,不论是四皇子的人,还是大皇子的人,抑或只是个普通人,明崇峻都会这样进言,这是他身为丞相的职责所在。
明崇峻很生气,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竟然还在党争!
难道大皇子连同他的人,此时心中想的都是巴不得东境失守?
若东境失守,魏羌恒的确难辞其咎。
可东境失守对于东夏有什么好处?
那是失城池失国土失百姓!
那是许多军中男儿死于沙场,许多东夏百姓死于流离。
他看一眼大皇子。
楚成邺面无表情,那种眼神里和骨子里透出来的漠视和淡薄,让明崇峻一颗心沉到谷底!他很失望,特别的失望。
他之前还想着大皇子是皇长子,而且他在京城有贤王之名,礼贤下士,恭谨守礼,并无错处,相反,表现还勉强可以算得上优秀。
原来那一切都是伪装的吗?
如果一个上位者心中没有百姓,有的只是权位和制衡,那绝非东夏之福。
他又一次庆幸,他的女儿,似乎胜过了她的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