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原子弹威力实在是太大,消息封锁已经不可实现,而这些媒体又是流量之上的存在。
他们为了扩大流量,开始对被轰炸地方进行报道。
有些记者更是冒着风险,闯入被核爆地区,给自己的媒体公司带来最新消息。
在这些记者的努力之下,他们将原子弹的恐怖,以一种更具夸张主义色彩的方式散布到民间各处。
这种散布方式确实给他们的媒体带来了极高的流量,然而,也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这是继黑船事件后,被他国武装登陆上岸的事件。
恐惧迅速蔓延,从东京到大阪、再到京都等各大城市,几乎全日本都知道,苏联人在他们的军事基地那里投放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
一些距离核爆地点较近位置的城市居民,感受到了原子弹所带来的热浪,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并在口口相传的情况下,民间舆论越来越夸张。
从一开始的‘苏联人投放炸弹’逐渐演变成,苏联人召唤了恶魔,与日本天照大神发起了战斗,最后引爆了军事基地。
只不过,除了‘苏联人投放炸弹’这个劲爆消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消息,也如核弹般在日本民间内炸开。
那就是,来自海参崴的幸存者,而负责此次报道的新闻媒体,名叫《朝日新闻》。
一直以来,《朝日新闻》都是冲在最前线,为了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跟踪入侵震旦战争的细节,派遣了大量的前线记者。
这些前线记者里面,就有不少人是日共安插在里面的工作人员,而这部分日共潜伏人员,全都是由尾崎秀实培养的。
这些潜伏在《朝日新闻》里的前线记者,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对海参崴那边的新闻进行报道。
然后,他们将海参崴那边的事情给写了出来。
从海参崴日本政府往海参崴那边运送侨民,尔后将他们彻底抛弃,到苏联政府愿意接纳他们并且照顾他们,到不久前对海参崴的全面轰炸。
最后,到现在的,对海参崴日本遗留侨民的迫害,如细菌病毒活体研究,如劳工遣送等事情。
这些事自然是不被允许发出来的,压根就不可能通过得了《朝日新闻》的审核机构。
然而,审核机构里面也有日共潜伏的人。
在日共被彻底赶出日本之后,日共就派遣了不少人到克格勃那里学习。
虽说没学到克格勃的凶悍,但他们还是在克格勃这里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媒体对民众的影响与操控’。
正因如此,日共费尽心思,又在尾崎秀实的帮助下,在最有影响力的《朝日新闻》里安插了很多人,而审核编辑,也安插了一个。
尽管只有一个,但已经足够了。
这位审核编辑根据组织指令,开始对这些内容进行发布,日本情报机构特高科很快就发现问题,他们立即派人到《朝日新闻》总部。
然而,那位审核编辑在发布这些新闻后就已经离开了。
而随着新闻报纸和小册子的扩散,再加上《朝日新闻》在日本民众之间的影响力,很快,一直被封锁的‘海参崴被遗弃的日本侨民’内容,被各大城市的市民所知晓。
由于对东亚战争的消耗,大量的战争成本都压在了日本人民头上,这使得日本人民对现在的日本内阁政府充满了怨恨。
有很多时候,甚至出现了‘粮荒’等严重问题。
由于日本政府要加大前线部队的输出,所以日本政府严令禁止平民私自藏米,还特意颁布了‘禁米令’。
到了1943年,日军武器也陷入了短缺状况,要求每家每户的妇女都得进入工厂,而给予他们的薪水,只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而这样的基本生存需要,有些时候都会被各种‘税收’给强行征收手中的余粮。
久而久之,民众怨恨开始积累。
当然,他们只是对日本内阁政府如此,但对于天皇,日本人民依旧保留着幻想,始终认为,天皇是无辜的,天皇都是被蒙蔽的。
就是这样的幻想,使得这次‘被遗忘到海参崴的日本侨民’责任,全都落在了日本内阁政府身上。
当然,就事实而言也确实如此,要知道,那时候的裕仁都还没上位。
一开始,还是有不少日本市民认为这是假消息,毕竟日本政府一直以来的宣传,都是‘光正伟’的存在。
有关于‘入侵震旦’的内容,更是被宣传成‘拯救震旦于水火之中’。
但很快,警察闯了到每家每户,搜查这些报纸新闻,全面封锁消息,并颁布法令,严令禁止讨论海参崴日本侨民问题。
一旦谈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秘密警察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