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佩的声音很轻,落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如雷贯耳。
李勤年愣了一瞬,显然是没想到于佩会直接问出这样的问题,脸上闪过一阵错愕。
情绪转瞬即逝,再一抬头,是惯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于律师,你别说笑,我对你怎么会有意见呢。"
于佩盯着对方的眼睛,没回应这句话。
李勤年又说:“于律师,你别多想,我对你并没有任何意见,这都是合理的工作安排,不存在什么意见不意见。"
李勤年如今的话,不知道还存有几分说服力。于佩不是毫无察觉,李勤年的态度慢慢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想不起来了。
大概是几次意见不合,几次争吵,几次争得脸红脖子粗开始的吧。只是,平心而论,争吵从来都只限于工作上的事情。有什么意见也仅仅在工作范围,她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明明最开始的时候,李勤年也能听她一些意见,明明那时候的李勤年开明又大度,不会在意这些旁枝末节。
很多事情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
于佩轻轻叹息一声,一双漂亮的眼睛动也不动地盯着面前的人,声音低沉:“李老板,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地方,我希望你能直接指出来。"
这是于佩的让步。
她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让李勤年开诚布公谈—谈。很显然,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李勤年没有这个打算。
他笑着摆手,"于律师,你没什么做得不妥的地方,你是咱们律所里数一数二的优秀律师,我号召大家向你学习还来不及呢。"
并不是所有的夸奖都令人愉悦,李勤年此刻的夸赞落到于佩耳中,只觉得分外刺耳。
李勤年拒绝了与她好好谈一场,拒绝了化解心事的可能。
于佩目光下沉,眼里盛满沉甸甸的情绪。
她想起刚去国外那阵子,经同学介绍,在餐馆里做服务员。
她英语口语流利,胆子又大,喜欢和客人们交谈,热情的态度让她迅速在客人们积攒良好的口碑。认真做事的态度也让餐馆老板对她赞赏有加。
做了一个多月,餐馆里突然失窃,掉了几百美元的现金。
后来她被老板解雇,老板怀疑是她偷了钱。
她怎么解释也没用,因为没有证据。
第一份兼职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直到很久之后,她才知道,当初餐馆里的失窃案是那位介绍她去餐馆工作的同学做的。
同学偷了钱,故意去餐馆老板那儿告状,指认是她的过错。
至于原因,那位同学觉得她太出风头了,做了一个月,肉眼可见受到周围人的喜爱,夺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光环。
这位同学给她介绍兼职时,热情好心是真,后面背地里陷害她时,用心险恶也是真。她从来都知道人是具有多面性的。
只是觉得事出必有因。
李勤年的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