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的日不落帝国(5k8)迪斯雷利将新济贫法草案的前因后果向亚瑟娓娓道来,学监办公室中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他爆粗的声音。迪斯雷利放下酒杯,从首相格雷伯爵骂到了大法官厅,最后又从辉格党骂到了托利党内部。「亚瑟,虽然我知道身为一名托利党成员,我不该这麽评价本党领袖。但是在我看来,罗伯特·皮尔完全不具备领导托利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我知道目前我们的党派议席在下院并不占优,但是至少我们在上院可以与辉格党平分秋色,甚至可以说略占上风。瞧瞧当初辉格党在野的时候,他们是怎麽给我们添麻烦的?发动舆论攻势,抢占道德高地,甚至还一度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与法国佬眉来眼去的。而现在,处于皮尔爵士领导下的托利党呢?我没看见任何事关辉格议案的激烈反对,甚至在部分问题上,皮尔爵士还积极配合他们。」一说到这里,迪斯雷利气的脸都红了:「罗伯特·皮尔就是一个辉格党派到托利党的卧底。他明明持有辉格观点,却偏偏要自诩是个托利党内的自由派,占着党魁的位置不干事,有这样的领袖,我看我们最少一二十年都别想翻身!」亚瑟又给迪斯雷利倒了一杯酒,他望着琥珀色的酒液盛满面前的酒杯,不紧不慢地开口道:「看来你更喜欢威灵顿公爵那样威权式的领袖,你想要一个能够以战地司令官身份向全党下令的家伙?」迪斯雷利听到亚瑟的这个评价,颇有种『你小子确实懂我』的感受。「一针见血的评价!托利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威灵顿公爵能够重新出山主持大局,在皮尔率领下的托利党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激进派丶传统派丶自由派各自有各自的小圈子,这种分裂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辉格党在议会一家独大的局面。皮尔压根不知道传统价值观对于全党的重要性,他不明白,古老英格兰精神就是凝聚托利党最重要的一根绳子。他前阵子发表了《塔姆沃斯宣言》,要求全党放下历史包袱丶与时俱进,但是就像是理察·奥斯勒先生呼吁的那样。倘若教会丶君主和贵族决意掠夺穷人的自由丶妻子丶儿女,这样的教会就不是基督的教会,这样的君主就不再是英国的君主,贵族就不再是人民的保护者。那麽,他们就有害无利。对于这些最令人仇恨的敌人,我将呼喊:『我将打倒他们,将他们统统掀翻在地!』」迪斯雷利说到激动之处,甚至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右手高高挥舞,就好像他并不是站在学监办公室,而是站在威斯敏斯特宫的下院进行辩论。「不管皮尔说什麽,我将赌上我的所有名誉,也绝不在济贫法问题上向辉格党退让一步。是的,我就站在这里,我将在战斗在海德公园的演讲角,我将战斗在《英国佬》的编辑部,我将战斗在威斯敏斯特宫,我绝不后退!只为了维护自中世纪以来流传至今的古老道德以及全体不列颠人民!」亚瑟看到迪斯雷利这副模样,就知道这家伙近一年多时间肯定是憋坏了。明明当选了议员,然而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改造国家,反倒要眼睁睁的看着历史的轨迹向着相反的轨迹滑落。对于一个心中怀揣着与世界上一切伟大人物并肩梦想的青年人来说,这可能是迪斯雷利人生中遭遇到的最大痛苦了。那滋味儿,简直比几年前被整个英国文坛舆论攻击,比遭到贵妇人的拒绝还要难受。迪斯雷利过完了嘴瘾,这才注意到亚瑟的兴致貌似不是很高。他颇为诧异的望着面前这位明明看起来很熟悉,但却又感觉的很陌生的朋友,问道:「亚瑟,你难道不赞同我的观点吗?」亚瑟闻言,只是笑了笑:「我当然赞同你,班杰明。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友谊,你难道忘了吗?早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就看出来了,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的理想都是一样的。」迪斯雷利皱着眉头坐了下来:「那你为什麽不为我欢呼呢,或者哪怕鼓个掌也好。你什麽都不做,显得我刚才那番演讲很不合时宜。」「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当然可以。」亚瑟不咸不淡的拍了拍手:「我支持班杰明·迪斯雷利先生的观点。」「得了得了,真扫兴。」迪斯雷利翻了个白眼:「你就是不支持我。」「不,恰恰相反。」亚瑟点评道:「正是因为我太支持你了,所以我不能公开站出来替你鼓掌。班杰明,你不能拿议员的观点去套事务官的行事逻辑。在议员看来,鼓掌是支持,喝倒彩是反对。但是,对于我这样的事务官而言,口头上的支持意味着实质上的反对,口头上的反对意味着实质上的支持。」迪斯雷利并不笨,他略一联想他从前与亚瑟合作的几件事,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还是要说:「亚瑟,虽然你从很久以前就这样了。但是自从你叫人打了一枪以后,你仿佛变得更谨慎了。」亚瑟笑着喝了口酒:「不止如此,而且我对所有激进派的态度也更恶劣了,不论是激进的保守派还是激进的自由派,他们最好都别落到我的手里,否则有他们好看的。」迪斯雷利也禁不住露出了笑容:「在这一点上,我完全支持你,而且我很荣幸的通知你,我们的老朋友查尔斯·狄更斯同样如此。自从查尔斯看到那份新济贫法的草案后,他这个前辉格党支持者简直都快崩溃了。查尔斯一度天真的以为,辉格党是比托利党更好的选择,但是他现在明白他错了。如果新济贫法成功通过,不仅工资补贴会被取消,而且户外救济也不会再有了。所有贫民都会被送进济贫院接受强制劳动,无论他们讨厌还是喜欢。这下好了,他们去年在议会改革的时候给辉格党帮腔作势,搅得你在伦敦塔下挨了一枪。他们为的是什麽?为的是把自己送进济贫院强制劳动!」亚瑟轻声叹了口气:「法案真的挡不住吗?」「虽然我是新济贫法的坚定反对者,但是我不能因为我的个人感情歪曲现实。我得诚实的说,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自从议会改革之后,中等阶层的投票权是最多的,而他们对《新济贫法》的支持也是最强烈的。如果用他们的话来说,政府不能每年掏出六七百万镑去养懒汉,纳税人的钱不应该花在这种地方。」迪斯雷利郁闷的用帽子扇着风:「不过虽然大势已经没办法阻挡了,但是我们依然打算做点什麽。亚瑟,我很少称赞一个人,但是我必须得说,你去年在伦敦塔下的行为激励了我们。查尔斯丶阿尔弗雷德还有我,我们三个打算效仿你,效仿向风车冲锋的堂吉诃德,为了阻挡这份法案放手一搏。我们三个人都正在筹备新作品的连载工作,查尔斯已经抢先前往各地的济贫院进行调研了,按照他的说法,他打算以济贫院孤儿为主角写一部小说,作品名暂定为《雾都孤儿》。而阿尔弗雷德则打算连载一部乡村组诗,痛斥大规模工业化的罪恶。至于我,我的新作品《康宁斯比,或年轻的一代》,将会详细体现了英国贵族精神长久以来包含的政治宽容,突出托利党人一贯温和丶保守和妥协的政治形象。如果我这本书是在议会改革前发出,我肯定会被所有人骂的抱头鼠窜。但是在新济贫法通过以后,那帮人就会知道,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说到这里,迪斯雷利还提议道:「亚瑟,你的那本《黑斯廷斯探案集》差不多也要结束了,你愿意同我们一起携手在济贫法问题上统一立场吗?」迪斯雷利本以为亚瑟会一口答应下来,岂料他却看见亚瑟轻轻摇了摇头。迪斯雷利不解道:「为什麽?」亚瑟站起身背着手踱步:「因为总得有人从背后捅刀子。而且我在文坛的声誉远远比不上查尔斯丶阿尔弗雷德和你,所以我没必要跟着掺和。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新济贫法这麽重要的事,弄不好就连《布莱克伍德》都会和咱们《英国佬》统一战线。毕竟这个法案就连你们三个温和派都受不了,骚塞丶柯勒律治丶华兹华斯他们三个湖畔派诗人怎麽可能受得了?以我对《布莱克伍德》的了解,新济贫法一颁布,他们肯定立马就会向白厅开炮。」「喔,亚瑟,这你可就猜错了。」
迪斯雷利一只手搭在椅背上:「现在他们就已经在开炮了。你对他们的判断十分准确,骚塞丶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已经气疯了,他们直言辉格党就是一帮强盗。我很少会主动支持《布莱克伍德》,但是这一次我必须给他们鼓掌。」亚瑟微微点头:「我觉得英国文坛的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太会赞同新济贫法吧。从法案的内容来看,推动这份议案的多半是信奉功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我已经看到马尔萨斯的信徒们在下院集体欢呼的场景了。」迪斯雷利恶心的捏着鼻子:「亚瑟,你确实应该出来选议员的。你猜的一点没错,《废奴法案》《工厂法》《新济贫法》就是英国经济学界的圣三位一体,亚当·斯密丶杰里米·边沁丶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马尔萨斯的大部分追随者们在这三项法案上达成了共识,他们完全合流了。更可恶的是,他们这帮人加在一起几乎掌控了整个英国的银行业丶进出口贸易和工业生产,没有什麽东西可以动摇他们合流后的巨大力量。我不能说自己全盘反对他们的意见,但是如果让我来选择,我宁愿不通过《废奴法案》也不会去搞什麽《新济贫法》。而在《废奴法案》上省下来的钱,我会拿出去投入到教育领域。《工厂法》通过后,街头肯定会多出一大堆不学无术的小鬼,我要把他们通通塞进学校里。亚瑟,你知道我这一路上旅行时,我发现了什麽吗?我发现,即便是德意志人和法兰西人都比我们更重视教育!」迪斯雷利强调道:「如果我们像是德意志人和法兰西人那样重视教育问题,在学校的课本当中鼓励共同的经验和共同的文化,那麽等到四五十年以后,就不会出现什麽爱尔兰分离主义分子。你瞧瞧德意志,德意志地区存在那麽多国家,法兰西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居民甚至都不会说法语,但是德意志人脑袋里想的却全是统一,阿尔萨斯和洛林人却认为他们是法国人!而在不列颠呢?苏格兰人说的是英语,但是他宁愿认为自己是头驴,也不愿意和英格兰兄弟站在一起。」亚瑟当然知道迪斯雷利说的都是事实。所有人都知道,不列颠政府不仅在教育投入上十分抠门,而且也相当反感在教材中加入爱国主义教育,这在英国社会被广泛视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专制集权手段。或许是因为中世纪封建意识的残留,上层阶级认为爱国是贵族绅士们的事,而下层阶级也同样是这样认为的。换而言之,爱国在不列颠属于一种权利,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社会阶层,你才有资格爱国。因此,除了那些古老的贵族公学,例如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等地方,其他学校的历史课上几乎不太谈论宏伟的日不落帝国。就算要讲历史,讲的也基本上是英国的古代史,对于帝国的殖民地也就是顺带提一嘴,而且讲的还主要是帝国给这些地方带去了什麽样的自由秩序,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自由精神诸如此类的言论。即便是亚瑟这样在伦敦大学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在大学里学到的那本大卫·休谟的《英国史》在其他国家看来,一定也是颇为离奇的。因为在这本长达3500页的鸿篇巨着中,只有15页谈到了日不落帝国和海外殖民地,其馀部分基本讲的都是英国国内的社会结构丶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变迁。如果这本书是由德意志人或者法兰西人主笔,就算这个人再有自由精神,也是断然不可能只拿15页来讲述帝国和海外殖民的。亚瑟一开始发现这个现象时,还以为这或许是由于大卫·休谟认为海外殖民并不是光彩的事业,所以才不主动去提。但是很快,他便在伦敦大学的图书馆里发现,几乎所有学者的《英国史》都是这麽写的。而等到亚瑟进入苏格兰场工作后,他又有了和白厅街接触的机会。某次他为了一些公务走进殖民事务部时,这位历史系的高材生才终于确定了:那麽多《英国史》不提海外殖民地并不是因为学者的道德水平高,而是由于绝大部分英国人对殖民地和日不落帝国的概念都仅限于口头上的吹牛逼,而落到实际层面时,他们关心最多的只有贸易问题。一般人应该是很难想像,管理着日不落帝国上千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殖民事务部一共只包含了:一名国务大臣丶一名副大臣丶一名常任秘书丶一名首席书记员丶十七位书记员,律师丶图书管理员及其助手丶登记员及其助理丶大臣私人秘书丶记录员丶管家各一位,接着是两名办公室清洁工和两名搬运工,共计31个人。当亚瑟发现这个事实时,一直以能管理上百头猪为傲的约克猪倌也不由自惭形秽,并且他也发自真心的开始为从前讥讽白厅街办事效率低下的行为忏悔。此时此刻,亚瑟才深刻体会到了什麽叫做——宰相门前七品官。因为,如果按照殖民地的人口计算,即便是殖民事务部的两名清洁工和两名搬运工,也至少负责管理上百万人。然而,在人手如此短缺的情况下,殖民事务部却依然能将日不落帝国经营的井井有条,将东印度公司丶黎凡特公司等等特许经营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不得不说是十九世纪社会管理学上的一桩奇迹。而每逢威斯敏斯特宫讨论殖民地的管理立法问题时,上下两院总会出现一大堆空座,这帮人对于殖民地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上心。而议会和殖民事务部如此吊儿郎当的,整个英国社会都对殖民地这麽不上心,也就怪不得迪斯雷利会这麽生气的直指英国的教育问题了。毕竟按照亚瑟对他的了解,班杰明这家伙虽然看起来不靠谱,经常把自己打扮的像只开屏孔雀似的。但是,他在心底里是做着奥古斯都丶凯撒那样的帝国梦的。身为一位不合群的帝国主义者,他羡慕德意志和法兰西的爱国教育也就不难理解了。迪斯雷利单刀直入的请求道:「亚瑟,实话和你说吧,我这趟来哥廷根不仅仅是为了和老朋友联络感情,更是为了深入调研德意志的教育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够允许我随意出入哥廷根大学,开放你们的图书馆给我。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与你们的历史学教授们多多交流。」亚瑟当然没理由拒绝迪斯雷利的请求,如果他真的能够借着这次调研机会,在英国国内提出一份可行的教育改革法案,那绝对不失为一件好事。虽然这有可能带来一些未知的副作用,但是政治向来是操弄可能性的艺术。任何一份法案都不是有益无害的,大部分情况下,大伙儿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得过且过的先把这一段挺过去再说。「当然,荣幸之至,班杰明。」亚瑟笑着起身道:「我说过,我是你最热忱的支持者。而且我也很高兴看到,咱们俩又一次英雄所见略同。在当下这个托利党分崩离析的时刻,你不仅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百折不挠,这实在是太令人高兴了!」亚瑟与迪斯雷利说说笑笑,他正准备带迪斯雷利去哲学院拜见各位教授。岂料,他刚刚拉开门,便发现走廊上正有人在争吵。「关于实验器材采购的问题,我们已经决定好联系英国厂商了,你何必继续在这里纠缠呢?」「可是,先生!我知道英国的仪器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