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她在末世是股清流 > 第58章(第1页)

第58章(第1页)

榨油的中年男人不要钱也不要粮,只收十分之一的菜籽油和一半的渣饼作为费用。

“我这煤油找来的可费劲了,说实话,榨油机随时都能坏了,等坏了或者煤油没了,你们就是给我一半的菜籽油我都没办法给你们榨!”

有人嫌太贵,回家试着用古法榨油,浪费了半袋菜籽榨了个寂寞,只好又拖过来挨宰。

榨油的中年男子笑着说:“哟,你家油菜籽蒸熟的吧?不错啊这出的油更多了!”

--------------------

=========================

转眼就到了秋天,经过这一年的耕耘,五谷杂粮虽然产量不高,到底能把填肚子的大事基本解决了。

原有的工厂机器的框架也逐步被修理启动,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行业渐渐复苏,好歹也能让人觉出好日子不远了。

靠在南墙晒太阳的棉花杆上残留的那几个青棉花果,终于晒炸了口子,抠出里面半黑的棉花瓣时,秋雨也开始淋漓地下起来了,打落的树叶混着泥巴紧紧地贴在地面。

张凤澜一边踩着缝纫机走着线,看着外面密密的雨幕,笑说:好在今年有了稻谷和棉花杆子,也不用去外面拾柴搂枯草回来了。

白白的棉花交了公家那份后,家家舍不得拿出去换东西,细心地摘下棉籽,买来布匹准备做冬天的棉袄和棉被。

而会点裁缝手艺的张凤澜在家里开了个裁缝铺,她也不说收手工费,只笑眯眯地说看着给点东西就成。

镇上有人当街架上两块门板,举着一张竹条的弓弦和一根竹竿,高声吆喝着“弹棉花啦!弹棉花啦!”

看那慌乱又笨拙的手法,让人担心他根本没老一辈的手艺,可人家信心十足地说:自己打小耳濡目染的家传手艺,包管能让您的棉花弹成棉絮。

这话让人听着瘆得慌,客人问:那能弹成棉被不?

那人爽快地答:怎么不能呢,你要真是担心,回家拿针线再固定固定呗。

客人:

土豆红薯种出来后,炸土豆条,炸鱼块也都能吃的上了,这些东西产量高,有人专门做了土豆淀粉、红薯粉丝出来卖,生意还挺好。

虽然国家发行了新的货币,可这市价实在不好定,大部分人还是喜欢以物易物,乡里乡亲的觉得合适就换。

许是大家做啥事都要亲力亲为锻炼了耐心,这会儿也没了上班的压力和烦恼,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个的睡眠充足,脾气也好的很。

见面客客气气地,像极了八十年代那会儿的亲热劲。

田地里远远看到熟人都会喊着打招呼,大街上碰到也是站在那里聊天,不像以前点个头就互相装不认识了。

山麓村的人关系和睦,家家要是不出村都是敞开着大门,来串门玩的,门口先喊一嗓子,主人在家应一声就能直接进去。

田里的活并不是每天都要去的,空闲时候大家坐在一起搓麻将;或者互相教点生活技能,例如用浆糊熬出来糊了破布做块硬布板,晒干了纳鞋底子

张凤澜虽说有女儿女婿,可还是喜欢自己单住,说这样自在,而今家里弄个裁缝铺生意,白天来往聊天的人多起来也热闹。

她一早起来都是先烧两瓶开水,洗几个杯子倒扣在小竹匾里,谁来串门渴了就自己倒来喝。

二强的老婆常拿着正纳着的鞋垫走来这里玩,人讲究,口袋里带着杯子来的。

她那八九岁的儿子叫轩轩的,最喜欢追在大黄后面疯跑。

为了不让这熊孩祸害家里的鸡和鹅,大黄被他抓着毛茸茸的大尾巴陪着在外面巷子里转悠,别人见了还以为是轩轩把大黄驯服了。

李韵真有点烦眼前这个男孩,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能懂点人情世故吧,跑来她家串门玩总爱捎摸点东西走。

有时候是一颗鸡蛋,有时候是一个红薯。

一次李韵炕了点铁锅烧焦的锅巴,拿出两块准备泡开水吃,转身就发现少了一块,那孩子嘴巴鼓囊囊的用力在嚼。

总不好跟个孩子掰扯偷不偷的问题,只能哄他说他家大人在找他,把他推出去后关门。

张超听李韵在嘚嘚抱怨个没完,点着大黄的脑壳小声说:“听见没?你老大不喜欢那轩轩,以后不要跟他玩了。”

巷子对面新搬来的两户人家又吵起来了,每天鸡毛蒜皮的事总能眼红脖子粗地对上,三分钟内准能拔高嗓门吵嚷起来,接着就是辩论多少年来的一二三四

李韵在家里听他们开场白一起,就知道下面剧情,故意学着说话人的强调在那里模仿,张凤澜憋笑地轻拍女儿胳臂一下,让她声小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