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被大多数人认可了,如果能和平一点解决叛乱,那是再好不过的。】
【不过对于劝降的对象,众人产生了分歧,楚长歌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认为:】
【1。从后来投降的几座城池开始劝降,最后再劝降梁蝉,逐步瓦解,以劝代攻。】
【2。分批劝降,那么所付出的粮食代价是巨大的,得先劝降梁蝉,其余的等到往后再议。】
在仔细看了这两个方向后,沈涵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个那就是往后再议,如果梁蝉能劝动,那么这个往后再议将是一个安全隐患。
沈涵她并不清楚楚王朝的往后再议和下次一定一样,都是虚假的空头支票。
还有就是劝降梁蝉的难度。
如今劝降许下的事务是没有办法立马兑现的。
得等到大军回到楚王朝之后才能逐步搬运过来。
在这么一个前提下。
如今手握六万军队,已经开始造反的梁蝉能相信这么一纸空谈吗?
可能性是很小的。
甚至还会把这个举动理解为拖延时间而准备的战术策略。
那么,只有先劝降后来投粱的城池才是正确的决定。
【你的分析为两种劝降方式一锤定音。】
【这次楚长歌本身就带了十万军队,只要能够先不费力的瓦解掉梁蝉的势力就好。】
【眼下最重要的是平息这一场会带来不幸的动乱,至于劝降的粮食问题,在动乱问题面前,都不是问题。】
【楚长歌一边派人把想法写成书信,回禀给楚文王,一面又带着一点点军粮作为诚意,派人去劝降一些城池。】
【而劝降代表,是之前在守城战中发挥出色的智囊娄涧。】
等待永远是着急的。
特别是不知道结果的等待更为着急。
沈涵和楚长歌二人独自在营帐当中,沈涵本想安慰一下来回踱步的楚长歌。
但当她想要开口安慰的时候,楚长歌倒先开了口。
“你别着急,可能要一天之后才会有消息。”
沈涵:到底谁在着急啊。
【楚长歌的急迫一直持续娄涧的回来,要不要打,要和多少人打,在娄涧回来的那一刻都有了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