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是的惜才,想到自己的左右手被牧茂才祸害成这样,也忍不住嘀咕了两句:“幸而圣上还没给他封官,还不知道他得狂成什么样呢。”
“狂一点也是正常的。”甘棠笑了笑,“德行不怎么样,但我听说他这次的文章写得是真不错。”
“文章不错有什么用?”张孟说着,微微蹙眉,凑过来又道,“这事儿说起来也奇怪,我可就跟你私下说说。”
哟,这是有瓜?甘棠凑过去些:“洗耳恭听。”
张孟压低了声音说道:“前几年,牧茂才进京考试时,曾拜谒我一故交,拿上门的文章看着并不入流,我那故交原先还想着给他造势一番,见状便歇了心思。听闻,德妃母家请了位不错的师父,牧茂才跟着去上课。”
甘棠抿了抿唇,心头有了疑虑:“那其他人考得怎么样?”
如果德妃母家有人在这次科举中取得了好成绩,按道理说,牧茂才不会这么嚣张才是。
张孟撇了撇嘴:“一般。”
有这评价,甘棠心里便多少有了数。这么一看,可真怪。牧茂才靠着师父的教导取得了好成绩,那怎么德妃家的人一个没上岸?
而且,之前搜集过来的资料里也显示,牧茂才真算不上那种有天赋的,前几次成绩也不太好。
张孟的语气听着像是出于八卦的语气,是不是真的认可牧茂才的说法也尚不可知。
这下子,甘棠被挑起了疑心,自然也会好好去调查一番。不过,她相信,有人会比她更想抓住德妃的把柄。
于是,甘棠特地找人,以闲聊的方式让城中乞儿听到关于牧茂才学识的质疑。
得亏甘棠平日里积善行德,这次她被停职,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那些受过恩惠的乞儿,立刻就将消息传得满城风雨。
这不,甘棠还没复职,就听说虞丞相上奏要彻查此次科举舞弊案件。此言一出,百官哗然。
科举舞弊不是小事,伴随着消息传出,连民间也有了不少负面舆论。
寒门学子想要在通过科举入仕,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能够改变命运的路子,现在人还在、路没了,怎能不让人气愤?尤其听说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牧茂才在舞弊之列,就连国子监的学生都坐不住了,有几位老师直接上奏希望圣上能严惩。
甘棠坐山观虎斗,这里头的门门道道可多着呢。
若是让牧茂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日后学子们的生活就难熬了。所以,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没有人会容得下他。
至于那些发声者,有的是因为站队问题,也有的是曾受过甘棠的恩惠。
这事儿要是不出,甘棠都不知道,她那个棉衣计划帮到了那么多普通百姓、帮到了那么多寒门学子,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虞丞相出手时,便已有了些蛛丝马迹,想着等水落石出总还要些时日。结果,牧茂才一被关押,连问罪都没问呢,就什么都招了。
后面的过程,更加抓马。
牧茂才说,透题的人是德妃给他找的。
甘棠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就觉得不可信。若真是德妃母家找人走关系参与舞弊,怎么他们家自己的人没上去,反倒让一个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旁支上去了?
齐向昂大怒,让接着查,这一查,却查出原是牧茂才的一个同乡从老师那里拿了题,他那位老师与此次科举的官员有着同门之谊。总之,怎么都和德妃是没有关系的。
再去审问牧茂才时,牧茂才又改了口,言说自己是害怕会死在牢里,想要将德妃拉下水,这样德妃便会对他施以援手。
原因真是如此,还是牧茂才另有打算,已不得知。犯下这么大的事,被逐出京城,永世不得为官外,他身上还背负了不少人情债,不仅如此,坐几年牢总是难免的了。
但甘棠不觉得牧茂才可怜,这种人算是罪有应得,真正可怜的是供他读书的那些女性们,眼看着都要过上好日子了,一朝成空。
对牧茂才的调查只是开始,后面牵扯出的朝廷官员才是大难题。齐向昂一边动怒,一边处理,忙得焦头烂额,后宫是充盈了,可他没机会去了。
至于甘棠,她一开始上班就一头扎进互市计划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经济发展。她这心态,也让同僚们对她刮目相看。
总有人会给女子贴上许多标签,来证明她们不适合这个位置。比如太过感性、软弱、没有大局观等等。甘棠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该脸疼的时候都得忍着,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有时间在那里揣摩还不如花点心思在民生上。
眼看着齐向昂在防治科考舞弊上投入了巨大精力,甘棠便提交了一份奏章,开头便是“微臣恭禀天听,近闻科举之制,虽为选拔英才、广开才路之良法,然偶有舞弊之风,侵扰清源,有碍国家选拔真才实学之士。科举之公正,关乎社稷安危,人才兴衰,实不可不察。故微臣斗胆,上陈数策,以望陛下采纳,共除科举舞弊之弊。”
洋洋洒洒数千字,从严明考纪,加大惩处力度到巡视制度,以及改革阅卷流程等,尽可能面面俱到,还引入了承诺书机制、举报奖励机制等等。有些是在现行制度上做了完善,有些则是开创之举。
齐向昂正是需要向天下寒门学子做交代的时候,这样一份极其完善的规划足够吸引眼球,也能够解决现行制度下的绝大多数问题。
任何一个制度都有漏洞存在,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制度可以取代,那么,加以改善便是最好的办法。看到奏章后,他第一时间就让人去将甘棠从司农寺里传到了御书房,一下午拉着她和礼部的官员们商讨可行之法。
到了御书房,甘棠才知道齐向昂这法子有多损。
奏章里的许多政策的确能够改善现在的情况,却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