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 第177章 苏联人趁火打劫(第1页)

第177章 苏联人趁火打劫(第1页)

第177章苏联人趁火打劫

“万事开头难”,按理说,这次是王子学院在中国国内的第一次招生考试,作为王子学院的创办人,陈慕武理应当出现在考试现场,统筹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才对。

可在斯德哥尔摩这边,刚刚创办的王子学院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

学校的建设进度,包括施工质量都需要有人盯着看。

比起那个招生考试,陈慕武不得不坐镇后方,处理这些更加棘手的麻烦。

他现在总算理解,为什么当初玻尔在哥本哈根大学建设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时候,每天都茶不思饭不想,郁闷到极致的时候就收拾好行李,背上背包,到哥本哈根郊外的森林里远足野营,派遣心中的压力了。

当初在1924年,刚好是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二期扩建工程,玻尔甚至连在离丹麦不远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第四届索尔维会议都没有去参加。

陈慕武分身乏术,就只能把在国内的招生考试这部分,拜托给曾经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跟着他一起从事学术研究的施汝为全权负责。

为了能尽可能的保证这次招生考试不出现大的纰漏,陈慕武也利用到了他所有在国内的人脉。

就比如说在考试之前,施汝为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走访了国内各地的几所知名大学,到那里去拜访物理系的主任、教授和学生,请他们对这一次的王子学院招生考试提供帮助。

好在,因为陈慕武的人脉关系,施汝为确实多了几个得力助手。

就比如在上海和南京兼任了四五所大学教授职位的徐志摩,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中国,前往陈慕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创办的这所王子学院,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积极,自发地忙前忙后,替施汝为处理了不少的事情。

当然,如此出风头的徐志摩也树大招风,很多人都把关系托到了他这里,希望能提前获知一下考试的范围或者具体题目。

无论来者和他的关系有多好,徐志摩都没有去找施汝为要这次考试的原题,他这次帮忙的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给招生考试添麻烦。

徐志摩也曾经试图鼓动和自己一样在大夏大学当教授的胡适,投入到招生考试的筹备工作当中来。

在192年初,他是亲眼所见,当初陈慕武去北京大学讲学的时候,因为学校的校长蔡氏辞职离京返回了南方,处在群龙无首状态下的北大,是当时的教务长胡适出头,接待了陈慕武在北平讲学,并且迎来送往的。

因而在徐志摩的眼中,胡适和陈慕武的关系应该很不错,至少在五年之前很不错。

所以他才邀请了同在大夏大学的胡适,一起来给陈慕武的王子学院入学考试帮帮忙,不料胡适却很官方地拒绝了他。

他还像模像样地给出了理由,因为胡适本人是美国退还庚款的中国基金会的理事,这个基金会就是为了管理庚款留美所设置的。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胡适所从事的工作,即选派学生去美国留学,和陈慕武的这个王子学院入学考试两者之间,是一种冲突竞争的关系。

如果好的学生都去了陈慕武的斯德哥尔摩,那么就不会再有学生通过庚款考试,去往美国的大学留学。

美国的大学接收不到来自中国的优秀生源,一来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在美国国内的风评,二来也可能会让美国的教育部门对中国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估,不达标的话,就可能会减少退回的庚款中用于学生留学的部分,用于其他地方。

如果这样做的话,胡适所在的基金会或许也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徐志摩不理解为什么才过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胡适对陈慕武的态度就产生了如此的变化。

但他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再去邀请胡适一起给王子学院的选拔考试帮忙。

当然,除了徐志摩之外,也有其他的个人和机构将力量投入到了这次的选拔考试当中。

寂静辗转,最终从广州搬迁到了南京的国民政府,原来代理教育部职能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效仿法国教育体制改组成的大学院,也在王子学院选拔考试的声音越来越大后,参与到了这件事情当中。

国民政府入局,不是想要摘陈慕武的桃子,而是出于大学院院长蔡氏的个人因素。

想当初在1912年1月,“中国留法第一人”李石曾回国之后成立的“留法俭学会”,便受到了首任教育总长蔡氏的支持,他不但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北平拨出了教育部下辖的一处房产当做是留俭会的办公用地,还亲力亲为,参与到留俭会的具体工作当中来。

再后来,因为“二次g命”失败,追随先总理的蔡氏受到袁项城的通缉而流亡海外,更是亲自去了法国。

从赴法勤工俭学这个念头最初的兴起,到落在实处再到最后无奈取消,蔡氏始终都参与在这个运动的第一线,为许多有志向但穷苦的青年学生能够走出国门到法国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了很大的贡献。

但那些学生能去法国留学,并不是只凭借蔡氏的一人,而是有许多教育学家和有名望的人士共同参与进来。

蔡氏从没想过,在相隔了将近十年之后,在中国国内居然又兴起了新的赴欧洲学习的风潮。

而且这个学习活动比他们当初组织的那一批更有规划,目标也更加明确,只有一条,那就是为了中国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理工科人才。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可完全就是凭借陈慕武一己之力,沟通瑞典方面,建造学校,招收学生。

虽然此时此刻不如彼时彼刻,当时去派学生出去勤工俭学,是因为刚刚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又赶上了袁项城的倒行逆施,中国国内还是比较混乱,教育水平也不高,所以才要到国外去接受更为先进的教育。

而现在的中国已经重新统一,马上就要进入到更加安定的发展时期。

蔡氏心中认为,或许没有必要再派学生走出国门,像他们当初那样勤工俭学,在国内依然能够接受到比较良好的工作。

可正因为在其中牵头的人是陈慕武,是他们大学院一直以来都想要争取的对象,蔡氏有意向陈慕武示好。

而且国府刚刚迁都南京,大学院也刚刚改组成立,又恰好需要一件事情树立威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