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要我们能掌控着军队,那么我们的奥斯曼帝国就不会分崩离析,现在去调动军队镇压那些想要脱离我们控制的百姓!”
“只有血洗这些意志不坚定的宰渣才能重铸我们奥斯曼的辉煌!”
曾经掌控军队的恩维尔幻想着再次获得军队的支持,让军队去镇压百姓。
可恩维尔没有搞清楚军队当初为什么会去镇压那些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阿拉伯人。
很简单,这些人都不是土耳其人,以奥斯曼土耳其人为主体的军队能下得了死手去对付那些外人,可真要是对内开刀了,那这事情可就难办了,怎么分辨谁是意志不坚定的人?
总不可能拿着刀枪逼迫每一个人站在真主的画像下发毒誓说自己是个意志坚定的奥斯曼人吧?
更何况奥斯曼三巨头从军队中下层脱离已经有10年了,在中下层的影响力大大的下降,目前军队的新星是凯末尔少将。
军中的少壮派都是以凯末尔为首的,压根不听奥斯曼三巨头的指挥。
当初那些效忠奥斯曼三巨头的军队早就死在了高加索山区的那场大雪和西奈沙漠大溃败当中。
经过洗牌的军队将会组建新的利益团体,目前维持奥斯曼帝国疆土的庞大支出不符合土耳其人的利益。
好处没有落到,净出钱的土耳其人自然不会想着再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个庞大帝国的崩溃往往就是从内部开始的,当内部这些各个派系的精英阶层开始盘算利益,开始彼此敌对和怀疑时,这个帝国已经走向了末路。
。。。。。。。。
第2集团军司令部内,凯末尔正在审视着手中的资料,这是一份他让在波斯帝国的间谍发来的调查报告。
这上面详细的罗列了巴列维王朝的创建,以及巴列维发布的各项政策。
其中鼓励世俗化,加速和世界文化接轨的举措引起了凯末尔的重视,他们的奥斯曼帝国并不是一个完全世俗化的国家,到现在那些官员们还有排斥外来科技、文化的宣传。
这个落后的奥斯曼帝国仍处于古早时期的政教合一的体系中,奥斯曼三巨头在上台后为了增强凝聚力,获得更多的支持,就极力的推行政教合一。
这在战争时期无可厚非,可等到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向世界看齐的时候,这些传统的保守派就成了极大的阻力。
凯末尔作为一名底层出身的将军,他当然知道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问题,光是每天帝国各地的暴动就已经消耗了奥斯曼帝国的元气。
曾经的凯末尔也是认为只要打下来偌大的疆土慢慢的发展就能够让奥斯曼帝国变好,可真当他们拿下了土地准备进行“变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些土地上的百姓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非常反对。
治理成本远高于收益,曾经被认为是香饽饽的土地真到自己手里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丢了不是,要也不是。
察觉到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凯末尔一直在思索他在这场风暴当中该怎么站队选择,而巴列维的经历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他早已经不再是1807年刚从军校毕业的小白,他已经从一名下层军官蜕变成了一名拥有自己思想和野心的“政客”。
“巴列维能够从一名上校晋升成为皇帝,我一名少将集团军司令的成就会比他低?”
查看着巴列维照片的凯末尔喃喃自语道。
现在的凯末尔在军队中可不是孤身一人,他身边拥有大量的中下层军官,这些军官们也想进步,可上升的空间都被青年d的骨干所占据。
要想晋升那必须得是青年d的人,除非通过军功晋升。
可欧陆大战都结束将近两年了,和平年代怎么有军功晋升?凯末尔察觉到在自己身边抱团取暖的一大群军官就是自己的资本。
当土耳其国民运动袭来的时候,凯末尔嗅到了一丝的机遇,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凯末尔的利益出发点绝对是本民族的。
而恩维尔是个阿尔巴尼亚后裔,这也是土耳其本地议员质疑前者是否给土耳其人争取利益的原因。
要是恩维尔真能带着奥斯曼帝国崛起,让奥斯曼人都能吃上面包,开上小汽车,过上小康生活,那这些奥斯曼人也没有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搞事情。
可坏就坏在这奥斯曼三巨头没有能力,又给大家开了个头——兵变上台,这不活脱脱的给后来者进行了示范吗?
“巴列维王朝得到了大明帝国的支持,那么可以断定巴列维本人一定和大明帝国有什么秘密协议!”
“要不然一个小小的上校能够扫清宿敌成为皇帝这就是一件不可能事情!”
“看来我们也得和大明人好好的接触一下,凡是重大事件的背后一定少不了大明人的身影!”
凯末尔在看大明帝国的时候就跟蚂蚁看大树一样,他不确定大明帝国的根有多深,通过种种事件他能看到大明帝国似乎在操控着各国向混乱的局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