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603章 华润的合作寻求(第2页)

第603章 华润的合作寻求(第2页)

二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在蓝烟囱船厂及码头内部走了一圈,郑志杰走了过来,说道:“杨生,整个工厂将会在半个月内拆卸完毕,然后就可以清理土壤了。”“好,土壤方面要重视,保证未来的商业中心没有环境污染。”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后续我会邀请第三方公司来检测。”

修船厂也算是重工业中的一环,污染也是存在的,虽然比不上一些化工厂钢铁厂,可香港以前没有环保法,污水乱排,因此船厂下方的土地,基本上都不是很干净的;

原先历史上9o年代李兆基买下绍荣钢铁厂,也就花费了巨大代价清理钢铁厂下方的土地,甚至基本上换了个遍。

郑志杰点头答应道:“明白,杨生,不管是小区还是商场,对于污染这一块我们都是非常重视的。”

“行,正好这段时间也需要设计,倒也不用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7o年的香港地产已经非常火爆,很多小区每一个预售,都会吸引大量的人前去购买,甚至很多黄牛也跑了过去;

而随着地王拍卖,香港的地价也进一步提高,中环普通写字楼也过了3ooo一尺,千尺豪宅的价格则到了2o万左右,一些偏远地方的小户型房价,也得三五万。

长兴地产也抓住时机,开始大规模开67-68年囤积的部分土地,另一方面则是开自己持有或者从其他英资手中购买的地皮,将其开成长久性的自持物业。

其他工业方面,多个业务也在高展,塑料、纸张、食品、饮料、家电这些也都是必需品,随着长兴集团在海外渠道的逐步扩张,海外的订单也是纷至沓来;

香港这边的产能不够,就转向湾湾、新加坡以及少量在马来西亚的工厂。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一股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流直接吹到了香港,让香港的气温跌到了接近o度,这在香港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终于有点冷的感觉了。”杨文东不由得感觉一阵哆嗦。

虽然前世的他在内地经常碰到零下十度左右,但穿越来后的十几年基本上都没怎么体验冷,甚至就算去海外,也都是尽量避开很冷的季节区域。

身边的魏泽涛笑道:“难得冷一下也好,可惜没有下雪,要不然孩子们就开心死了。”

“香港还是很难下雪的。”杨文东摇摇头,问道:“塑料饮料瓶的材质与工艺,研究的怎么样了?”

魏泽涛道:“工艺方面好确定,以吹塑还是能够做出来的,虽然会有比较高的报废率,但暂时也是可以接受的;

材质方面的问题很大,我选择了多种peT,可只要加热了,就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后面想清洗,成本就非常的高,且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都清洗的干干净净。”

“这种材料研究的确很难。”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从杜邦公司挖人了吗?”

魏泽涛道:“挖了十几个,但只有两个人愿意来香港,其他的我都安排在美国进行研究了,他们如今研究的方向也是如何保证没有有毒物质生成,或者尝试降低加热温度。”

杨文东道:“好,继续投资研究,不要舍不得钱,我们公司在科技投资上的投入,实际上是非常小的。”

长兴实业的很多产品都是来自于穿越者的先知金手指创意,这自然导致销量很大而投入却很低,低到甚至比不过营销;

不过这也是长兴实业的特性,它的产品很多就不是技术类的,研自然也少。

魏泽涛答应道:“杨生放心,我这边在投资研这一块,从来不会舍不得的。”

“行,继续从杜邦或者其他欧美日的化工厂挖人,我们也需要扩张我们的研能力团队才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特别是塑料,以后屈臣氏与荣耀,也会大规模需要塑料的。”

“明白,杨生。”魏泽涛答应后,又道:“杨生,前几天华润那边派人找到了我,想从我们手中,购入一批纸浆。”

“纸浆?国内缺纸?那为什么要从我们这买?我们也不生产纸浆啊?”杨文东反问道。

7o年代的内地,缺东西很正常,没有工业,那各种生活用品、教育用品、衣服甚至农产品都缺,因为化肥也是工业做出来的。

纸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是木头做出来的,可想从木头做出纸,就需要很复杂的各种工业配料,包括几种强酸、碱、多种有机化合物;而如果想降低污染,那需要的化合物就更多了。

长兴集团虽然旗下有造纸业务,但造纸业务的前端基本上没有涉及,纸浆之类的也是从东南亚购买的。

魏泽涛道:“因为华润这边准备长期从海外进口一部分,那就只能找香港的贸易商合作,而我们就是最合适的对象了,因为我们长期也有购买纸浆的商业行为。”

“那数量多少呢?华润以美元还是港元交易?”杨文东点点头问道。

这个时代做生意很多都是需要通过中间户的,即使是国家采购也是如此,总不能一点生意就让动用外交关系吧?除非规模很大,那另说。

魏泽涛回道:“大约一年2o-3o万吨,价格方面华润那边要求比国际价格稍微便宜点,交易用的是港元,华润那边每年出口大量的粮食,还是有一些港元的。”

“这个购买量,价格可以低一点,具体多少再协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再去问一下,国内是不是打算大规模进口一些物资了?”

在原先历史上的7o年代初,国内便开始了对海外的大规模采购,简称“四三采购”,涉及资金43亿美元,包含几十种大型设备、技术等等;

这些大型生产线,他自然不可能插手,但只要风向开始了,那国内的很多生活物资,也会开始对外采购,而香港就是最佳的中转口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