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铺子里的徐家人就只有徐掌柜一人留在这里,做工的就是前头的两个伙计和后头洗衣做饭的婆子。
他们三人的工钱都是三两银子,都包吃住。
一个月放两天假,由他们自己安排,但要提前说哪天歇息,而不是说走就走,要把活儿交代好才行。
婆子四十多岁,干活利索本份,家就住在镇西,是一个寡妇养着一个读书的儿子,在徐家做了多年了。
因而,徐掌柜怕林金宝从家里带人过来而不要这婆子做工了,还一个劲儿夸这婆子的好。
最后还是林金宝开了口:“只要不是铺子赚不到钱,不会辞掉她的。”
林金宝虽然心疼三两银子,但也愿意结下这份善缘。
方便
同时也想到,原来徐家靠着这间铺子能一家人过好日子,还能攒下钱去县城开铺。
他又不去县城,家中也还有营生,没道理就赚不到钱,连个粗使婆子都养不起。
这些日子他也看着小福丫头和赵二马车进出,有护卫有婆子,日子可就是大户人家的样儿了。
因而他想,有小福丫头做后盾,这点体面他还是应该维持住的,这里是镇上,也不能全拿村里那一套来对待。
到时他带着妻儿搬来镇上,后院里多个婆子在也多些照料,看徐掌柜的态度,这婆子显然也很需要这份生计。
如此,自然也会对他家尽心尽力,媳妇儿在后院里有个人关注,他在前头也安心一点。
这样娘也不用搬来镇上,家里也要守铺,也有一堆活儿要做。奶奶更加不能让她来镇上。
到是银宝和小宝可以搬过来,这后院里这么多屋子,他们住着都宽敞。
林银宝在承诺的同时,心里已经划算好了。
当晚他们就在这“新的家里”吃了晚饭,铺子还没有打烊,伙计是端了饭菜去铺中吃的,傍晚的时候还做了几笔小生意。
但就算是小生意,也只是对原有的徐宝记而言。
对在村口开杂货铺的林金宝而言,这几笔买卖已经要赶上他家杂货铺一天的赚头了。
这铺子已经是他的了,因而帐目是他记下的,心里自然就有数了,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心中一片火热。
林银宝是被匆匆喊过来的,也没带上书,过来就帮着盘点货物、检查各处屋子情况,一片忙碌中到也无暇多想。
直到吃饭的时候才又忍不住心下感慨起来。
晚饭后看着铺门口屋檐下挂着的气死风灯,还有街上到处都可见到的亮堂堂的风灯、灯笼,心下更是不知用什么来形容了。
难怪时常听赵子富说镇上生活好,果然是方便。
他便和大哥说了一声,打算去药铺那边找赵子富借书,今晚不回,书还是要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