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和赤井分手后我搬回了工藤家 > 第 74 章 73(第2页)

第 74 章 73(第2页)

“东京都内连环绑架杀人案凶手落网……”

报纸的日期是十年前的九月,差不多是他和千绪海滩一别的半年后。

“千绪不是单纯的晕血,而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血液恐惧。”

工藤优作的语调沉静,却从深处透露出一丝压抑,“十年前,新一失踪过一个晚上。”

意料之外的话语让赤井秀一抬起头,蹙眉重复了一遍,“新一?”

“嗯,那是他小学第二学期开学之后没多久的一个夜里。我和有希子临时受邀参加大阪的一场晚宴,留下了中学二年级的千绪留在家里照顾新一。”

有希子和优作能放心地让十七岁的儿子独自在日本居住,足以说明他们的教育观。让当时已经十四岁的千绪照顾新一一个晚上,他们谁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毕竟七岁的新一比同龄人要聪慧懂事得多……但他们没想到,恰恰是新一的聪慧让他险些落入难以挽回的

危机。()

≈ldo;新一那份好奇心从小就没变过。≈rdo;工藤优作说,≈ldo;在发现他的天赋和那与生俱来的、属于侦探的好奇心之后,我就猜到他迟早有一天会因此而惹上麻烦。≈rdo;

¤想看凭栏听宇的《和赤井分手后我搬回了工藤家》吗?请记住[]的域名[(()

所以在听说组织的事情之后,工藤优作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他甚至欣慰于见到新一在经历这种种之后的成长,把这当做对儿子的磨练,只在必要时出手帮助。

“但千绪和新一不同。”

“她对推理、案件和死亡,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工藤优作说,“新一有着一腔热血和强烈的正义感,推动着他去寻找真相。但对真相、诡计和手法的过度关注,有时反而会令他忽视案件中具体的人——现在的新一已经改变许多,至于契机,我想应该是变小后不久经历的某起案件吧。”

赤井秀一能感受到,工藤优作始终用一种温柔的视角,在关注着子女身上发生的每一点细微变化。

他不作声地听着。

“但即使已经有所改变,真正促使新一怀抱极大热情投入各种案件的,依旧是他对谜题本身的热爱。而千绪不同,她并不关心那些。”

“你应该也发现了,只有在注意到案件中那些活生生的人时,千绪才会有所行动。”提到女儿,工藤优作的语气很轻柔,“她的细腻和共情力,就和新一的好奇心一样与生俱来。”

“我们鼓励新一去主动探索,也同样珍视千绪的那份柔软,但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了我和有希子都没想到的后果。”

优作翻开那份报纸,头条新闻的详细报道里,有一张照片。

拍摄的是一幢熊熊燃烧的木屋,结构在烈火中扭曲,只留一道模糊的怪影,伫立在拂晓的天幕下。

赤井秀一想起了这起连环杀人案。印象中,是工藤优作帮助警视厅搜查一课解决的。

和去年纽约的那起很像,犯人挑选的对象都是在风俗场所工作的年轻女人,多数居无定所、频繁更换工作,失踪也不会引起注意。

对于这种案件,要推理出真凶不难,确认死者身份才是最令人头疼的环节。那些死者就像社会角落默默分解消失的一片灰尘,除了警方,根本无人在意他们的死亡,更别提帮忙报案,或是提供亲属的dna作为比对了。当初fbi光是确认死去的流浪汉的准确数量,都耗费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

赤井秀一会对这起案件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因为它解决得实在太快了。从立案到逮捕嫌疑人,再到收集证据确定犯罪经过,起诉定罪,每一步都推进得极为迅速,远远超过他对日本警方工作效率的印象。

他当时还以为,是因为有这位大名鼎鼎的警视厅顾问存在的缘故。

“你刚才说,那天晚上你们留下千绪和工藤新一单独在家……”赤井秀一的身体微微前倾,一时忘记自己坐在这里的理由,因为嗅到其中的不对劲,眼底迸发出锐利的眸光,“失踪的是工藤新一,为什么会和千绪扯上关系?他为什么会失踪,那个晚上又发生了什么?”

()工藤优作安静地对上他的视线。

“那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正位于大阪酒店的我和有希子接到千绪的电话。她说新一自己在半夜偷偷跑了出去……”

“千绪说,白天吃饭的时候,新一提到过,他发现了一个行为诡异的男人。”

“他有可能是想到了什么新的不对劲的地方,去找那个人了!”隔着电话,千绪听起来要哭了。她独自一人徘徊在深夜的街道上,身边是呜呜的风声。

赤井秀一完全可以想象到千绪无助的语气。

因为想要确认白天发现的异常而在半夜偷偷溜出家门……也完全是工藤新一做得出来的事情。

“他那时发现的,是那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我想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他只是在放学路上无意间看到了那个男人的后备箱,然后发现了他从不同超市购买来的大量的漂白水、洗涤剂,以及榔头、斧子、汽油等等。注意到他在看之后,那个男人迅速合上后备箱离开了。”

赤井秀一压下眉梢,“那人买了用来清理现场和处理尸体的工具……他为什么当时没有在发现的当下告诉别人,而是半夜偷偷跑了出去?毛利兰的父亲当时应该还是一名刑警吧?”

“因为新一不认识漂白剂的包装。”工藤优作摇了摇头,“我和有希子确实应该早些让他开始接触家务的。他只在小说中读过用漂白剂清理血迹的桥段,却不知道日本贩卖的漂白剂长什么样子。”

这件事之后,工藤新一牢牢地记住了生活中一切常见不常见的用品包装,也早早地开始学习了大量相关的化学知识,正是这些知识帮他解决了大量的毒杀案件。

但当时的新一只有七岁。他还在上小学一年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