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军情报组织收集到的情报上看,华北地区日军面对的敌人,主要分成四部分。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其他反日武装。这其中,就目前看,八路军的实力最强,就从还在进行的百团大战看,八路军共有正规部队超过四十万(包括主力团、基干团和地方团),如果再加上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八路军能够调动超过一百万人作战。虽然此前日军就很重视八路军了,但当情报汇总过来的时候,日本高层还是吃了一惊。不知不觉间,八路军竟然已经成为了华北日军的主要对手了。而在八路军之后的,则是中央军,由卫司令指挥,主要聚集在中条山防线,共计约20万部队,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然后是晋绥军,根据探明的情报,晋绥军总兵力约13万人,主要聚集在晋东南和晋西北。最后是其他反日武装,什么河北民军,晋冀决死纵队以及其他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反日武装加起来,差不多十余万人。如此一算下来,日本高层也是发现,华北地区的反日武装确实不容小觑。光是正规军的总兵力,就有超过八十万人,另外的一些八路军或者国军领导的民兵、游击队之类的武装,加起来差不多接近百万人。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华北方面军的兵力会如此捉襟见肘了。算下来,日军想要维持华北的稳定,还真得最少三十万兵力不可。这就让日军高层有些头疼了。华北地区,除去伤病员外,能够调动的日军,只有堪堪十五万人,也就是说,就算是那些伤病员能够全部恢复,国内最少也得组建五个师团,以增加华北地区的掌控。但是,要知道一点,日本可不止有中国一个战场,北边要防御苏联,最少要常备10个以上的师团,再加上东北地区,关东军要维持在15个师团,才算保险,那些师团都是不能随意调动的。而朝鲜半岛最少要放六个师团,台湾最少还要放三个师团。如今,华北方面军一口气要16个师团,整个华中战场折算下来,最少要20个师团。国内的安全也很重要,最少需要安排六个师团护卫本土的安全。如此一来,再加上预备的一些调换部队以及其他部队,最少需要达到70个以上的师团才算保险。这还只是陆军。如此庞大的兵力,再加上美英等国对日开始的禁运,如今的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日本已经入不敷出了。甚至于,因为张浩的存在,日本这个时期远比原历史同时期更加艰难。但日本有什么办法吗?没办法,如今的日本已经深深的陷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了,但却不是想退出就能退出的。现在的日本,就像是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为了能赢,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日本国内很快发布了命令。组建第42、第43、第45、第46、第47、第48、第58、第59、第60师团,同时,命令第26、第27、第36师团返回国内休整、整补人员武器。结果,这样一来,寺内勇竟然又升官了。是的,寺内勇在得知国内将要重新组建九个新师团的消息后,立刻一番联络,最终,被任命为即将组建的42师团的师团长一职。寺内勇的升迁之路,简直是羡煞了旁人。38年的时候,寺内勇还是个联队长,还因为县城遭遇的战斗,帮山下奉武背了锅,被降职为了大队长。谁也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后,寺内勇竟然成了独立混成第16旅团的旅团长。这还不算完,正常的独立混成旅团,兵力不过5000左右,但寺内勇是特殊的,他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现在足足有九千人。而且,独立混成第16旅团,虽然只是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但其装备标准,完全是按照日军常设师团的装备配发的。山炮都是九四式山炮,步兵大队还配属迫击炮,更是有一个野战炮大队和一个山炮大队。装备的都是日军最先进的装备。现在可好,寺内勇更是被提拔为新组建的42师团的师团长了。42师团,也是在原来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的基础上扩编而来的。因为寺内勇在面对冀西军区时的几次不俗的表现,42师团剩余人员抵达后,将现在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人员编入42师团,然后重新组建独立混成第16旅团。新组建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将编入山西的第一军。实际上,到了现在这一步,日军的扫荡已经无疾而终了。日军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把反扫荡进行下去了。百团大战,到这个时候,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截至1940年11月1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收到命令的日伪军开始分途撤退,到11月29日,日伪军部队,已经全部退回到了各县城和据点之中。至此,百团大战正式宣告结束。整个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0点0分开始,1940年11月29日正式结束,共计历时102天。整场战役下来,八路军各部队以及民兵游击队,总计出动正规部队(包括地方团和基干团)约45万人,地方民兵、游击队、青壮年93万人。消耗各式弹药600余万发,各式炮弹12万余发,手榴弹六万余枚。而日伪军方面,共计出动日军24万人,伪军18万人。八路军共计歼灭日军48万人,毙伤俘伪军56万人,战果远大于原时空。但在获得更大的战果的同时,八路军各部队的伤亡,也是远大于原时空,八路军各部队,总计伤亡44万人,远高于原时空的伤亡不到两万人。而最关键的是,经此一战之后,八路军共计光复县城三十余座,捣毁据点两百余处,加上原本就在八路军掌控内的县城,现如今八路军占据的县城,已经有接近60座。:()抗战,奋斗在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