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乐意凑过去看:“原来老房子里长这样啊?”
照片的背景有的是在花园里,有的是在室内,能够透过人像看到一些周围的摆设。
姜易云小声问:“装修的时候,要照着老照片复原吗?”
宁乐意愣了一下:“都收回来了?”
第43章干船坞
姜易云派人收宁奶奶和宁爷爷刚结婚那几年住的老房子,已经过去两年了。
看上去时间不短,实际上里头几十户人家,一大半都是精明人,想要摆开车马谈买房子,能整出一多半钉子户来。
有专门做这方面生意的团队,不少用的手段都不怎么干净,轻点都是连哄带吓。
姜易云收房子的时机好,真正负责的人都是他认真筛选,又认真教了话术。
买了房子之后,里头该修修该住住,瞧着就像是正常人口流动。
这个时间段,这种大杂院一样的老洋房居住环境恶劣,地方狭小,有些还需要去外面上公厕,厨房都是公用的,隔音极差,每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能够吵翻天。十几二十平米里挤上四五口人的多的是。
有些男人四五十岁别说独立婚房,连个独立的房间用来结婚的都没有。
周围到处都在盖楼,新房子窗明几净,有独立卫浴,卖了老房子的钱再贴点存款,不行再贷点款,就能从十几二十平米换到四五十平米,虽然地方也不算大,但比起原来是要宽敞得多。
表面上来买房的,有些是冲着这边老房子的学区好,房子买了就挂个学位,压根不过来住;有的是图上班近,工作日当个宿舍住,周末回郊区家里;有的是在附近摆摊或者开小店的。
反正来买房的人都来自四面八方。
有些习惯了不想搬的老住户,看着老邻居们一个个都住上了宽敞设施更好的新房子,也一个个心思浮动起来,遇到想来买房子的人,看价格合适也卖了。
这会儿新房价格紧俏,老房子的价格实在很一般。
他们住的老洋楼说是学区不错附近医院也不错,周围其它配套都有,但和姜易云家那边的老洋楼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老住户们的心思是有点舍不得,但又不会太舍不得。
基本上除了做戏和花了点时间,姜易云收房子没想象中那么费劲。
宁奶奶听他们两个趴在沙发后背上嘀嘀咕咕,听到一句“老房子”,问了一句:“说什么老房子?易云你家老房子要翻修好了?”
姜易云还不确定宁家老房子该怎么说,就顺着说道:“房子封顶了,我爸说先晾上一年,再谈装修的事情。”
“你家老房子翻修花了挺长时间的?”
“还好。”村里有些不着四六的添点堵避免不了,不过他小姑出面,把事情都摆平了。
主要是村长和大队书记都有家里人在姜程慧的工厂上班,真金白银的利益关系在眼前,姜程慧出面说话,比他们家早就搬出去住的几个伯伯都管用。
至于他爸就算了。
虽然他爸在村里是生意做得最大的,但他招工连自己兄弟姐妹都不用,更别说是同村人了。甚至他刚起步的时候,厂房都没有租自己村里的,而是租的隔了三个村子那边的厂房。村里人对他实打实的羡慕嫉妒恨,使绊子中多少带了点过往的小情绪。
至于他自己,别看他在外面管着许多人,在村里面还是个小辈。
他小时候都谈不上在村里面长大,跟村里同龄人都谈不上熟悉,更别说是长了两三辈的了。
他和生意场上的人谈什么都行,对村里面那套真心搞不定。
提起姜家老房子,宁乐意倒是有话说:“先在河边修个小船坞,我们弄个快艇,到时候直接开船到城里哈哈哈!”
姜易云一听这个不靠谱的提议,就想翻白眼:“你算了吧。以前说要养鱼,才多久就缸底朝天了。那么大个缸,送都送不出去。”
他说的是上辈子的事情。
宁总有一次见别人办公室里养了一缸金龙红龙银龙鱼,喜欢得不行,回来就在自己办公室里也捣鼓了一个。
养龙鱼要大缸,他还预备了等鱼长得特别大,就养到池子里,又在院子里挖了个池子,着实费了不少功夫,结果不到半年,鱼养瘦了半斤,池子倒是可以养点荷花,缸没法弄。
毕竟那么大个缸,平时打氧加热光照,光是电费都要不少钱。但要扔了吧,又有点可惜。毕竟那么大个缸要不少钱。
后来宁总招了个新助理,喜欢DIY,想把鱼缸捣腾成个储物柜。
怎么说呢?
想法是好的,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助理和宁总都是手上的伶俐全长在嘴巴上的人,把鱼缸彻底报废了才算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