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小年,村里就有人开始邀请关系亲近的亲朋到家中团年。虽然,瞿临川和秦小霜不在家,但腊月二十八这天,秦大勋还是把瞿家一家人都请到家里吃午饭。一同请来的,还有秦大顺。秦大顺这几天,心头有些憋火。原因是,才出嫁几天的闺女秦珍珍跟女婿宋代文吵架了,窝在娘家不肯回去。细问一下,才知道结婚后,宋代文根本不碰秦珍珍。也不是没碰,就在新婚夜碰了她之后,第二天起来,就自己另打了铺盖卷,死活不跟她同床了。家里人怎么劝也不听。秦珍珍气得在家里大吵大闹,吵了几次之后,宋家人也开始对她有意见了。毕竟,农村人很忌讳在腊月和正月里家中吵闹的,他们相信在这些日子里吵了架,会造成流年不利的。好好地娶了一房媳妇进门,谁愿意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家宅不宁?因此,宋奶奶和宋母给了秦珍珍几次脸色后,秦珍珍气不过,就回娘家去了。谁家闺女嫁出去后,还要赖在娘家不回去的?先不说娘家父母有没有意见,就是还没分家的哥嫂也看不习惯。尤其是现在马上过年了,总不能让已经出嫁的闺女留在家里过年吧。今天一大早,秦大顺也等不及宋家来人接,就让自家婆娘苟红琼把闺女送回宋家去了。小夫妻吵吵架,磨合磨合就好了。当然,秦大顺是没脸在别人面前谈论这事的。尤其是在瞿家人面前。瞿家人虽然跟秦大顺不怎么说话,但好歹人家是秦小霜大伯,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到的。因此,饭桌上的气氛还算融洽。秦大顺没在饭桌上看到侄女秦小霜,不免多嘴问了一句,“小霜丫头呢?怎么没有出来吃饭?”瞿家人与秦大勋两口子相互看了看,才想起秦小霜出门去沪上的事情,只有他们两家人知道,并没有告诉村里人。正想着要不要告诉秦大顺呢。就听秦小艺认真对秦大顺说,“大伯,我姐姐去看临川哥哥了呀。”紧挨秦小艺坐着的瞿春波,与秦小艺是好搭档。马上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我二婶去跟我二叔商量什么时候办喜酒了!”瞿春波的话让桌上的大人脸色都一僵。张翠云尴尬地摸了摸儿子的头,“别听我家这臭小子胡说!小孩子家家的,纯粹胡说的!”瞿春波觉得自己男子汉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他用力地推开母亲的手,不满地瞥她一眼,“我才不是臭小子!我也没有胡说!我二婶亲口答应我了才去的!”秦大顺听了,心头嗤笑一声。哪有姑娘家这样不知检点的,自己主动去跟男人商量婚期的!虽然现在他的心里对瞿临川跟秦小霜的婚事颇有微词,但他不会当着兄弟秦大勋的面说出来。秦大勋却虎目一凝,没想到自家大闺女此次去沪上还带着这个任务去的?不可能吧?林桂珍倒是很淡定,因为她这些天,她好几次都听到自家小闺女和瞿春波一脸期待地讨论着瞿临川跟秦小霜的喜酒。她只当是两个小孩子说着玩的,也没多在意。谁知道这两个孩子竟然这么上心了。“应该没有的事儿。我家小霜就是去看看临川。只是去看看。”林桂珍笑着拍拍身旁瞿母的手,“瞿嫂子,临川有没有说年后回来?初几回来?”尽管前几天,瞿临川在电话中跟秦大勋说过,年后他想请假送秦小霜回家。但她不想让瞿母觉得瞿临川有什么事情,都是先告诉准岳家,然后才是瞿家。不能因为要做自家上门女婿,跟瞿家就离心了。说起瞿临川,瞿母脸上的笑容就深了,“前一阵,他给家里邮了钱,还写了信,说大概初十以前要回来。”“那到时候,他就可以跟小霜一起回来。”林桂珍笑道。“对呀。两人一起,有个伴才好。”瞿母刚才听到孙子说秦小霜跟自家老二商量婚期去了,她也有些意动。虽说童言戏语不可信,但是想到老二翻年就二十四岁了,老大在他这个年纪,孩子都两岁了。怎么可能不着急他的婚期呢?做母亲的,巴不得他马上能把婚事办妥当。可是想到还在念书的秦小霜,只能把焦急搁回肚子里去。吃过午饭,秦大顺因为惦记着闺女秦珍珍回宋家的事儿,??地说了几句话,就回家去了。瞿临海两口子跟着秦大勋去了养殖场。养殖场里,一年四季都有的忙,才不管什么节假日呢。林桂珍因为大过年的,大闺女不在家,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就留下瞿母说话。两位几十年的老邻居、准亲家,就一起收拾碗筷,一边闲聊。“那个,瞿嫂子,临川和小霜看样子还要等些天才能赶回来。正月初二,你们家就你和临海临江两兄弟给松林大哥上坟吗?”,!林桂珍轻声问道。村里家家都有,正月初二给家人上坟的习俗。瞿临川接连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瞿母原本以为他今年肯定要回家过年的。老二好不容易订亲了,瞿母希望他能在父亲坟前给敬一炷香,烧点纸钱。家里三个儿子好久没有齐齐整整的,在初二给去世的父亲上坟了。说起这个,瞿母有些无奈地叹气。光是计划着也没用,老二瞿临川自从参了军,就是部队的人了。过年回不回家,她这个做母亲的也做不了主。“是啊,那怎么办。临川不回家,我还是要带老大老三去看看松林吧。一年到头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边也不容易。”“我也想让他看看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不用他太挂心了,让他在那边也放心。”瞿母说着,眼圈开始发红。她男人瞿松林走了这么多年,她一直硬撑着。若不是放心不下孩子们,尤其是老二老三,都还没成家。她早就想跟他一起去了。想起她男人还在的时候,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一家人完完全全地在一起,苦,嚼在嘴里,也是甜的。林桂珍看她这样儿,有些后悔提起这个话题。她知道以前松林大哥还在世的时候,和瞿嫂子感情特别好,从来不像村里其他两口子那样,一年到头,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的。她印象中的松林大哥,对媳妇儿说话永远温声细语的。好几年前,松林大哥走的时候,她还担心温温柔柔的瞿嫂子挺不过去。不过,还好。瞿嫂子擦干眼泪,这么多年,就这么挺过来了。左邻右舍地住着,林桂珍和秦大勋原本跟瞿家的关系处得就不错。后来,松林大哥走了,她和秦大勋对瞿家也是尽量帮扶。好在,瞿家也是懂得感恩的人。两家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多年来都相处得很融洽。:()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