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中正是仲春天气,万物生发皆主盛,宝玉常有的怔忡之疾也好些了,在怡红院中玩闹一阵,又听翠缕来请,忙到了沁芳亭上。
黛玉、宝钗等人见他来了,都商议起诗社之事,因有黛玉新作的《桃花诗》,便提议将海棠社改作桃花社,又同去访了李纨,议定起社日期并推黛玉为社主。
晚间送走了王子腾的夫人,宝玉又来见黛玉,可巧宝钗也在,二女正分拣三姐从保定带回来的各样玩器,因笑道:“果然我们想到一处去了,可巧三姐儿从外头回来,咱们明日起社,何不请了她来一处热闹?”
宝钗只把玩着一件木雕的兔子,并不答话,黛玉迎了他进来,方道:“我们白日里浑忘了,你当哥哥的也不记得了?”
宝玉见她二人意有所指,细想片刻,忽然一拍脑袋叫道:“该死该死,我竟忘了,明日正是三妹妹芳诞。想来是冬日寒冷,把我的脑子也冻住了。”
黛玉便道:“三妹妹寿辰,咱们少不得要耽搁几日,也不忙着下帖子请方姐姐,她可忙着呢。”
宝钗也道:“她一去数月,家中母亲也想念得紧,总得留两日陪伴尤太太。”
“好,好,终究是你们想得周全。”宝玉笑道,又过来瞧她们得的礼物,均是小巧精致颇合眼缘。
三姐自然不忘单送一份礼给宝玉,只是多为书籍善本,兼有名家法贴,他想要与姑娘们得一样的玩器却不能了。
宝玉因此便闷闷不乐,呆坐一会儿,向黛玉诉说了三姐送来的东西,抱怨三姐也是个利禄俗人。
黛玉诚然也是个目下无尘的仙女,但终究知道些生存艰难,也不便背后道人长短。
宝钗因想起贾政也到了回京的日子,便提醒道:“姨父回京在即,你的课业如何了?书和字可都有了?还有这闲工夫挑方妹妹的理。”
宝玉把眉皱的更紧,只道还早,又向黛玉问那首桃花诗的因缘,宝钗早知他要这样,拿了自己的兔子悄悄走了。
她自从见了三姐这样大胆之后,自己心里也越发升起了一股火,夏家也是皇商,她家的女儿能跟着出门,没道理自家就不可以。
只是这事尚需慢慢谋划,一时贸然提出,薛姨妈恐怕难以接受。
次日姐妹们并宝玉都到探春处贺寿,又将诗社迁延两日,不料到了那天,贾政的书信到了,果然再有三月就将回京。宝玉此时才慌着攻书写字,黛玉更不提诗社之事,恐宝玉分心误了学业要挨教训,自己在潇湘馆内悄悄照着宝玉的笔迹临摹小楷。
宝钗见园子里没事,多留在家中陪伴母亲,间或在薛姨妈耳朵边上说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又赞扬三姐之智勇,希望母亲能慢慢接受自己出格的想法。
至于哥哥薛蟠,这一年来他自从与柳湘莲结拜后,多受这位义弟管束,将往日里骄奢淫逸、倚财仗势之举改了大半,宝钗又说动薛姨妈,二人一同苦劝薛蟠着力承担些家中之事。薛蟠不知深浅,接下了监督人改造农具之事,那庄子上来了一位计都尉,为人果敢刚毅,不过一个月就压服了他,由不得这薛文起不服气。
薛姨妈见此情景,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往计家、尤家送了丰厚的谢礼,又常常请尤老娘来做客,两人隔三岔五就在一处夸奖宝钗并三姐,也不嫌烦。
儿子既然改好,前程大有可为,压在薛姨妈心中便只有儿女的婚事了,这也正是尤老娘的心结所在,宝钗每每忙碌于商铺账簿乃至伙计调度,自然不知她二人还在商议这些。
宝玉在大观园中临阵磨枪,姐妹们多少都替他临了几篇字,至三月下旬,宝钗也写了两篇送去,凑到一处也足够搪塞贾政了。
谁料近海一带出了天灾,贾政半路上调去查看赈济之事,只把宝玉喜得丢了书,又在园中游荡起来。
是日湘云拿着新词来找宝钗,黛玉共赏了,说得兴起,便重提诗社,延请众人备好果品之余,宝钗又打发人去瞧瞧三姐在不在家。
湘云是没见过三姐的,一边出题限调,一边问起三姐的才学。
宝玉进来时听见她们在说三姐,笑道:“她于诗词一道上用心还有限,最爱些经史子集,想必将来一定要封个大官。”
探春听说请了三姐来,不大高兴,因接口道:“既然这样,咱们作诗填词,岂不将她落下了?她独自一个也无趣。”
惜春听了,在旁默默点头。
听她们如此说,湘云也失了追问的兴致,大家看了她作的小令,齐齐夸了一回。又听人来报三姐正在路上,众人便喝茶玩笑一会儿,等着三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