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国的国君,郑王是有大腿就想上去抱一抱的。燕人与郑人是对立关系,魏国已经有王后,快即位的殷太子身边却是干干净净、没有一人的。
郑王算盘打得响亮:筹码不嫌多,他背靠姜王室,如果能再多个殷王女婿,郑国存活下去的几率怎么着都会更大一些。
郑人使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来埕陵的。
他来埕陵,一是随姜天子来问殷王是否有结亲的意愿,二是替国君探查殷太子与殷地的情况。
没想到的是,使臣来埕陵不过几日,果然探查出一件疑事——国君的消息有误,殷太子身边哪里是干干净净的!他身边分明是有一女子的,整日被他藏在王宫中,外人轻易不得见,态度称得上十分不一般。
是殷地的贵族之女,还是他国的王姬捷足先登了?
使臣有意要瞧瞧这名女子,因此每次来殷王宫路过花园时都要等一等。这一日他终于等到,见到此女后,却是大惊失色。
一是惊叹此女容颜清艳,一身黑衣更显得肌肤晶莹,有春露秋霜之美,教人见之难忘。
二是在初初一眼的惊艳后,使臣回过神,又察觉出几分莫名其妙的熟悉感来——他略一思量,明白过来熟悉感来自哪里。
这人的眉眼,似乎是与如今的郑国王后有几分相似。
郑国王后可是出自姜王室!此女与他郑国王后有什么关系,与姜王室又有什么关系?
是巧合吗?
使臣摸不准。
满心惊疑之下,使臣倒是先皎皎一步开口,询问道:“敢问姑娘是出身哪里?”
这是在问皎皎的父母是谁。
第一次见面就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失礼的。
皎皎眉头微蹙,淡淡回:“我没有父亲,只有母亲。”
见对面的男子似是松了口气,又似疑虑更重,这回换皎皎问:“您是……?”
使臣答:“我是随姜室使臣一同来埕陵的郑国臣子。”顿了顿,他看向皎皎,“……我们是来商议殷太子与我郑国王姬的婚事的。”
其实殷王还没给出回复,但实则无论是姜室使臣还是他自己,都已经认定这门亲事会成——若是姜天子给王姬抬了身份,殷太子有什么拒绝的道理?全天下再也没有比他们王姬身份更贵重的结亲对象了。
是以郑国使臣这话说得笃定。
当然,使臣之所以这么说,内心是存了点小心思的。
殷太子待眼前这个与王后眉眼略有相像的孤女特殊,站在使臣的角度,他是想要用这话来提醒皎皎,未来的殷王后是他郑国的王姬。
原是威慑,没料到皎皎听后竟是一愣,继而笑了。
她一笑起来,天光仿佛都因这笑容更敞亮。
魏国使臣愣住,就见她忽的从旁边折了一枝花递过来,盈盈一笑:“原是郑国使臣——好花赠良臣,也赠太子与贵国王姬的锦绣良缘。”
这是什么反应?此女与殷太子到底是不是他想的那个关系?
郑国使臣下意识接过她递来的花,很快又是一怔。
他眼眸微睁,把花拢在手中,握得更紧,欲言又止。
皎皎眸光微亮,对他说:“使臣应当是知道我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
使臣正要说话,便听一道声音从背后响起。他回身,见到殷鞅不知何时来到身后,正一脸探究地看他:“使臣为何会在此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