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大将军之言大善,臣附议!”
“臣附议!”
很快,几十个大臣站了出来,连忙出来支持,整齐划一。
刘协的脑袋里就是一堆浆糊,对官员俸禄多少,能活一家几口人,都没有概念。既然大臣们都同意,他自然也不敢不同意:“大司马大将军之言大善,好,就这么定了,此事由大司马大将军来操办。”
“谢陛下。”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刘协环视着手下的群臣,退朝的时间到了,他想看看群臣还有没有事,如果没事的话,他就要宣布退朝了。
宗正刘艾突然上前发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爱卿不知有何事?”
“陛下,天下大乱之时,大司马大将军挺身而出,挽救大汉江山社稷,又兴建教化、发展民生,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大汉之地欣欣向荣,越来越富庶,此乃盛世之景象。”
“今大司马大将军入主许都,又兢兢业业,辅佐陛下,清剿匪徒,使数州大定,重筑雒阳,恢复大汉荣耀,大司马大将军功盖寰宇,朝廷向来有功必赏,然大将军爵位数年未升,未免不妥,故臣请进封大司马大将军为公。”
刘敬的爵位是南昌县侯,已经很多年了。这是朝廷能给的最大爵位,所以以后都不会再升了。如今刘艾突然进言,进封刘敬为公,这是逾越。
“进封为公?”
刘协一愣,心里明白刘敬果然开始逾越了。逾越这种事情,有了一次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也就是说,刘敬以后还会封王,甚至逼他退位。以前他曾无数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今终于来临了。
朝廷诸臣一片哗然,一些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果然,这俸禄也是不好涨。
太史令王立站出来:“陛下,此不可呀,自先汉诸王之后,我大汉四百年来,不曾封公,此为逾越,请陛下三思。”
其实,大汉四百多年来,只封过一个公,就是王莽。王立嘴上还算是留情了,他没有把刘敬跟王莽相提并论。
左灵出来说:“陛下,此虽为逾越,但大司马大将军功劳之巨,自当进一步封赏,若不赏,如何能服众?”
原本左灵的俸禄只有八百石,实际到达不到三百石,如今升到六百石,他心里正高兴着。更何况,他也看清了时局,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裴茂也站了出来:“陛下,大司马大将军乃功臣,陛下为封赏功臣而逾越,此为好事,天下之人便知朝廷赏罚分明。”
不少朝臣纷纷建言,各抒己见,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大体上,支持的人更多,看来涨工资还是有点作用的。
刘协心里自然不愿意,但也很是无奈,他看向三公。
司徒赵温先站出来:“陛下,大司马大将军之功,天下人皆知,臣就不再复述,今北方四州未定,仍需大司马大将军出兵北伐,若是不封,只怕手下将士不服,臣以为,可进封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