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偏偏还拒绝了我,笨蛋。”
他说她是笨蛋。
但他自己其实也是一个笨蛋。
在最初的那个雪夜,寒风里,当他不由自主地开口问她,要不要到他家喝杯热水的时候,他对她的心动已经强烈到难以抑制。
可他彼时没有意识到,那种不受控制的反应,就是爱,延续自五年前《青柠湖》的时代。?
🔒第44章
◎爱◎
骆晚洲的房子空旷而冷清,就像是他本人。整体户型和格局,跟孟黛青的别墅基本相同,所以慕洛凌熟门熟路地就能认清楚底楼的每个位置所对应的功能,仿佛她已经来过无数次。
底楼与屋后的室外花园相连通的一整排落地窗前,摆放着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
她知道,他会弹琴。
骆晚洲在电影《青柠湖》和《金环》里的弹琴镜头都是他本人实拍的,没有找替身。
他擅长的事情有很多。
骆晚洲站在开放式厨房的料理台后面,他倒了两杯水,转身将冰箱门关上的时候,他留意到,慕洛凌的注意力落在了钢琴上。
成年人家中的钢琴,多半会沦为一件昂贵的装饰品。
骆晚洲也不例外。他已经有很久没有碰过这架钢琴了。更多时候,他甚至会对这架琴视若无睹。
骆晚洲的房子没有客人会来参观,其实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装饰品,但这架钢琴仍旧占据着空间,稍许填充了底楼大厅的空阔感。
“你想弹吗?”他忽然问她。
慕洛凌愣了一下。
骆晚洲走过来把琴盖打开。
他站在琴旁边,安静地看着她。他没有说更多的话来鼓动她,但他的眼睛表露出他的期待。
慕洛凌抵挡不了骆晚洲的请求。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了琴凳上,十指凭着肌肉记忆自然地放落在对应的琴键位置上。她从里向外完整地抚摸了指下的几根白键,没有积灰,琴被保养得很好。
她也擅长弹钢琴。在她很小的时候,三四岁左右,她的亲生母亲是她在钢琴上的启蒙老师。
“莫扎特?肖邦?”她扬着笑眼询问他的意见,但手指已经找到了熟悉的旋律,无需旁人指教。
她演奏了莫扎特奏鸣曲的一个乐章。
音乐能够触发过往的记忆。
等到慕洛凌的琴声渐落,她所坐的琴凳凹陷下去。
骆晚洲坐到了她的身边。
她刚刚演奏的奏鸣曲,原本是四手联弹的版本。
本该有第二位演奏者。
骆晚洲的手也放在黑白琴键上。无需任何的言语或者眼神的沟通,当他按下最前面的几个音符,她就知道要怎样顺畅地衔接下去,与他所演奏的旋律融合在一起。这种默契来自于他们共同的经历——五年前的电影《青柠湖》。
电影里,校园时代里体验着青涩懵懂的感情悸动的两个年轻人,为了毕业典礼上要表演的四手联弹节目,在高考结束后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约好一起在学校练琴。
炎炎夏日里,高中音乐教室的地板老旧得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立式空调的冷气也不大有力道,吹不散空气里的炙热。蝉鸣被阻挡在玻璃窗外。阳光打落在黑板与墙壁上。
白色短袖校服,藏青色长裤,扎起的马尾辫,骨节分明的手指,弹琴时偶尔会碰触到的胳膊,隐没在手心、额间与颈后的薄汗。
真实,但又有着在编剧笔下刻意被短暂成全的美好。
时而激昂,时而柔缓的琴声不断地从音乐教室里传到走廊上。
谁都没有说话,初恋暗恋的那种清甜与若隐若现,已无处不在。
电影拍摄的时候,骆晚洲和慕洛凌都是实打实地练了那首莫扎特的奏鸣曲很久。除了拍摄时现场收音的版本之外,他们还额外录制过一个录音棚的版本,被收录在电影的原声大碟里,用作电影片段里烘托情绪的背景音乐。
所以,这首奏鸣曲,是他们之间共同而遥远的回忆。
结果就是,慕洛凌永远不会忘记骆晚洲会弹钢琴。
同样的,骆晚洲也始终都记得,他曾与慕洛凌四手联弹,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在她十九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