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杀气影响不到百余年之外万里之远身处现代的学生们。
听到“瓦剌留学生”的称呼一出来,大厅中就此起彼伏响起了许多起哄的声音,其中又以男生居多,各种诸如“大明战神啊”“堡宗”的称呼层出不穷,让远隔时空的观众们都能轻易察觉到其中的戏谑嘲讽之意——更显然,这些起哄的学生们都是对这件“瓦剌留学生”的事情多少了解一些的。
朱祁镇当即就是一呆。
什么情况,他难道不是比太祖和曾祖还要厉害的大明战神吗?为什么要笑?笑什么笑?
什么叫瓦剌留学生?堡宗又是什么?土木堡的堡吗?
在朱祁镇身边陪伴的王振忙开口劝慰,安抚着这位天子的情绪。所幸他是比较得宠的,两句话就把朱祁镇有点浮躁的心绪给平静了下来。
天幕上,李晓诗的镜头里,那位短发的女学生也已经开始切入了正题。
“要说朱祁镇,那肯定就是土木之变了——土木堡之变有着‘明朝历史转折点’的说法,也肯定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我们在历史课上曾经学到过,朱棣开创了东厂,构成东厂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太监。太监嘛,这个大家也熟悉……明朝最广为人知的除了他们的抠还有那些杰出的文学科技人才以外,就是太监归属的‘阉党’和文官集团的‘东林党’两派之间的斗争。这两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发展到后来,甚至变成了完全不是为国家、而是单纯地为了和对方作对去作对,根本不管那些在他们的斗争中被牺牲否决的政策是不是真的对国家有利,反正只要是对方的就直接反对,所以可能有很多人就认为,明朝的太监们权利都很大、大到无法无天了,能和明朝真正的话语权归属人、文官集团作斗争,其实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在朱祁镇以前,不是这样的。”
这么一串作为引入的话,在朱元璋和朱棣听来却宛如天书。
——有了天幕的翻译,明明每个字音都听得懂,但为什么连一起就听不懂了?
……什么叫做“明朝真正的话语权归属人”?
阉人能有什么“比天还大”的权利?阉人不就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吗?他们的全部荣辱都系于皇帝一身,没有高的出身,没有强有力的倚仗,还没有后代,皇帝就是他们的所有倚仗、最大的靠山,皇帝让生就生,让死就死,失了皇帝宠信的太监屁都不是,哪里来的对朝政指手画脚的权利?再大官职的太监,只要犯了错,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杀了的?
那丫头说“朱祁镇以前”、难道这个朱祁镇做什么了吗?
让太监的权利变得像东汉末年那时候的宦官一样吗?
不至于吧?
众人的心思各异中,短发女生继续道:“刚刚说到朱高炽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其实这两位皇帝在位时间很短,而且相比朱元璋朱棣,他们只能算是守成之君,完全没有了朱元璋朱棣那种对北元重拳出击的勇气和魄力,反而是转过头来搞民生和经济,相
比太祖成祖两位,他们两位的几年统治只能说是完全放弃了前人一心营造出的‘大国气质’,有点温吞,就算草原邻居带兵骚扰边境,他们也没有之前朱元璋朱棣那样直接用铁血手腕回击,而是不管不问。但就算是这样,在外交上变得有点‘弱’下来的他们,对于太监集团也都是杀伐果断的,往远了说东汉末年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得呢——但朱瞻基去世的太早,朱祁镇年少登基,不满十岁的他完全就是蜜罐里长大的,对太监这个团体根本没什么戒备心,反而很信任从太子时期就在身边、一直陪他长大的这些太监们。”
朱祁镇很不解:这有什么的?
那些文官们一向很烦人啊,信任和他荣辱一体的太监有什么不妥吗?
太监绝对不会害他。
“皇帝当然可以信任太监啦,毕竟太监基本都是全身心为了皇帝的,一辈子都是在想着讨皇帝欢心,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利——是为了皇帝、不是为了国家。太监本质上,和没读过什么书的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他们大多自小在皇宫里长大,眼界还不如民间百姓。所以当太监能够涉足政事的时候,就很容易为了顺皇帝的意做出很多让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很匪夷所思的事情。恰好朱祁镇身边就有一位特别特别受他宠信的太监,叫做王振。和土木堡一仗有脱不开的关系。”
原本正在和朱祁镇说话的王振话音顿时卡了壳,像被掐住脖子一样,半晌吐不出音节了。
……什么啊。
所以到底这个“土木堡”是怎么回事,倒是说啊。
“朱祁镇刚刚继位时,朝中几位大臣太皇太后都还在,有他们压着,那几年确实无风无浪。等到他们接连去世,朱祁镇逐渐占据了大多的话语权,王振的地位当然就跟着水涨船高了。比起朝廷里那些会因为天下太平上谏劝诫皇帝的臣子们,王振这种只以皇帝的喜好为大的太监当然更让皇帝喜欢了。当时就有很多跟很王振作对的人直接被贬被罚被杀,最严重的被肢解,下场很惨,连尚书都是这样——朱祁镇也惯着,最后连军政大权甚至都能给王振摸摸,那王振当然就更有底气了啊。偏偏吧……朱祁镇这个人自己不太顶用,还认不清现实,总有点好高骛远,老是想着模仿朱元璋朱棣,御驾亲征驱除鞑虏,不知道是不是看不上自己一心躺平不思进取只想搞内政的爹和爷爷。”
“反正就是在王振和瓦剌那边有点小矛盾的前提下,瓦剌的也先带人攻打明朝,然后在朱祁镇的一力坚持还有王振等人无条件的附和和推动中,明英宗同志效仿曾祖朱棣御驾亲征的计划还是实现了,而且还是完美实现了他的想法,带走了满朝文武——啊,因为没人拦得住,这会儿土木堡那一仗还没打,明朝皇帝的权利基本还在,算是蛮大的。”
朱高炽朱瞻基:……
朱元璋朱棣:……
讲“历史”的人突然变得立场“偏心”,完全不讲求中正,还会字里行间都是阴阳怪气,嗯……一时还是有点不太能习惯。
这丫头看着温温吞吞的,怎么讲
话这么个调调!
……还是李晓诗好啊。
李晓诗这会儿却没空理弹幕,她听的也认真,时不时还会做一些补充。
这些内容她也都准备过的,虽然把历史角的任务分给了大家,可是作为发起人和总策划人,又是主播本人,就算不用自己上,她也早就做了周全的准备,了解的未必比这些同学们少。
短发女生道:“可能有同学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之后的朱厚照就悄悄离京去打仗就会被满朝文官骂得狗血喷头,到了朱祁镇这里怎么就没人骂了——不是说了么,因为土木堡还没‘变’呢!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皇帝御驾亲征是很正常的,朱元璋朱棣都打过多少次了?就连看着没什么大作为的朱瞻基,都亲自带兵平过乱,所以这时候的明朝,算是‘武德’还在吧……但就算还在,经过朱祁镇这么挥霍一遭之后……嗯,明朝算是很有大宋遗风了。()”
≈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