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恨铁不成钢,急火攻心,无奈病死。
赵桓悔啊。但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什么也改变不了。
画面上,赵桓依旧日日会登上城楼和军民一起吃最普通的粮食,依旧会日日亲临鼓舞士气,但他却改变不了朝中越来越大的声音。
之前被压下去的主和派,声音一日比一日大。
“女真人不就是要钱吗?给他们!”“投降求和才是上策啊陛下!”
"金人来势凶猛,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呢,如果不投降,等他们打进来……"“这怎么能打赢,会激怒对方的!”
尉迟敬德啐出一口:"这种要是放在军队里,就该拉去砍了——!"大敌当前,还要在这里动摇军心,就是该死。
该死吗?
该死。
但死了吗?
没有。
>
不知道是说给谁听,也可能只是说给他自己听。
是,这是他自己定下的政策。
多可笑啊。
自己定下的政策,后代不仅仅没有违背,而且履行落实的一代比一代好,但结果呢?结果是自食恶果。
李晓诗道:“宋朝初期定下的不杀言官的政策,在这种时候依然有效。加上皇帝也从来不限制官员们发表意见,于是随着情况越发艰难,朝中主和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压都压不住,搅得人心惶惶,完全没有了正常情况下大敌当前时该有的团结一心——而且文官嘴巴多厉害呀,当时的朝廷上下,被越来越多他们的声音占据,大家似乎都真的认为,投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最好的结果。"
赵桓无疑是不想降的。
一开始就说了,他想证明自己,想让朝廷大臣们认可他、而不是那个关键时候逃跑禅位的爹,他还想建功立业、守住江山,让祖宗们也认可他。
所以画面之上显示出的,是他每天每天都在催促。在催促,在疑问:西北的大军被堵住,过不来,那南方各地的呢?为什么还不来开封勤王保驾?
“唉。”李晓诗摇头,“开封是注定等不到这些勤王军的。因为在开战前,那些南边的各路军队,就已经接到了来自朝中、受到宋钦宗重用的主和派官员们的命令——命令他们不许前进,留守当地。”
“这是这些官员们假借皇帝名义发出的命令,他们担心勤王军的到来会激怒金人、会影响和谈的顺利,会让金人觉得、宋没有诚意。"
张飞一拳砸到案桌上,怒道:"这是想叛国?!"
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和想让皇帝去死、想送国家灭亡有什么区别?!他们真的不是金人的奸细吗?“这他娘的,听他们的?这不直接砍了来下诏的带军去清君侧??”
关羽捋着胡子,没有说话,看了眼刘备。
刘备忧虑满面,只缓-->>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