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剩下的车程便没有什么波澜了。
雨晨的两只家在我的腿上交叠在一起,脚趾微微蜷缩,像是安分守己的小孩子,而我则将自己的手掌覆盖在其上,当做一层小棉被。
在车厢内的其他陌生人眼中,比起足控满足欲望的行为,我和雨晨之间更像是情侣的包容与放纵。
旅途最终到此为止,即便我们对这三天的经历回味无穷,也不得不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了。
开学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总算没那么闲了。
雨晨开始着手准备到校相关工作,我也忙着申报学院的新生创新班计划。
与旅行之前相比,我和雨晨每天见面的时间少了很多:从整个下午,变成了晚饭后的一个多小时。
这也许是因为忙碌,但更多则是因为我们渐渐意识到,不是只有日日夜夜在一起的才叫恋人。
而在这短暂的一个小时内,我们也只会做一件事:散步,漫无目的的散步,两个人走在一起,去哪里都无所谓。
于是我们每天七点在钟楼广场见面,随便挑选一个方向,沿着马路走半个小时后再折返,最后在商业街前的那条十字路口分开,仿佛每一次都在重演高考前那一天的经历。
一路上我们偶尔聊天,内容不外乎都是这些天各自正在忙碌的事。
我从雨晨那里得知,她所在宿舍的室友们已经建好了小群,其他三位室友中两位是东北人,一位是大学所在市的本地人,现在她们之间正怂恿着相互发自己的照片。
而我则说起自己为了录制自我介绍视频中的才艺部分被迫翻出压箱底的小提琴的事。
我们不用担心哪天话题会枯竭,因为这样的散步只会持续七天,第八天便是雨晨返校的那一天。
不知不觉就来到第七天了。
最后一次散步,我们绕着市中心商业街走了两圈,一路上都是熟悉的景象。
我和雨晨有说有笑,哪怕这已经是我们所剩无几的相处时间了。
在路过那条小吃街时,我和雨晨第三次走进了那家可丽饼店,不过这一次只是单纯为了买可丽饼,并无其他目的。
散步接近尾声时,我和雨晨照常来到路口旁。
我们会在这里分道扬镳,我向北过马路,雨晨往东走,不过在雨晨返校的前一天,我当然在想着把这一刻再推迟些。
“要不我今天就再送你一程?毕竟你明天就要走了。”我和雨晨站在路口的斑马线旁。
“可以啊,只不过我赶着收拾行李,回去的时候得坐公交。你可能得顺路送到我家门口了。”
“这不是更好嘛?”我向着雨晨摊开双手。
十分钟后,我和雨晨登上了公交车。按理来说现在是公共交通的高峰期,这辆车居然还有不少空位。我们坐到最后一排,我靠窗,雨晨靠过道。
“明天我就要去上大学了呢。”车辆拐出市中心商业街后,雨晨突然说道,听起来好像在自言自语。
“期待吗?”
“期待是肯定的,不过也有点紧张。”在车厢内的微弱灯光下,雨晨抬起头,想象着未来的大学生活,“毕竟之前我还没有过独自离家生活的经历。”
“我听学长说,只要会吃饭会洗澡会洗衣服,就能在大学校园里活下去了。”
“话虽这么说,但紧张还是难免的啊。”雨晨歪着脑袋说。
“我现在还没有这种压迫感,毕竟还要等一周才返校呢。”
“你想啊,到了大学之后,整个学校里连半个熟人都没有,每天都要和新的陌生人打交道,认识新同学的过程想必还是有些挑战性的吧?”
而本以为雨晨会滔滔不绝地继续说下去,但她却在这里停住了。
不知为何,她看起来变得犹豫了,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心事。
不过很快,她就将自己的心事分享给了我:
“所以今天过后,我们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啊?”
这个问题终于被问出来了,这是我们早在半年以前就已经预料到的现实:上大学就意味着分隔两地、难以见到对方,也就是所谓的“异地恋”。
这显然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当它真正将要到来时,我却发现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伤感,我甚至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思考雨晨的问题。
于是我说:
“按时间算的话,下一个假期就是国庆了。那时候我们说不定有机会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