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儿站定在安无恙的面前,将自己手上的糖葫芦递过去。
“安姐姐,你尝尝,这是嫣儿刚去街上买的。”
那糖葫芦晶莹剔透,鲜红欲滴,叫人瞧着确实很有食欲。
安无恙笑着咬下一口裹着糖的山楂,一时间整个口腔都充斥着酸甜香气。
嫣儿见安无恙吃了,自己也咬了一口,接着上前攥住安无恙的衣角,二人便向前院走去。
这一幕落入黎恩的眼中,叫他心下酸楚的厉害。
娘亲……
她竟然真的眼里只有晏嫣那个小贱人了。
安无恙行至前院,便看见有故人来访。
“公主!”
来人手持折扇,却不似温经年那般温润,反而更为严肃端方。
能有这般气质的,除了顾鸿谨还能有谁?
他一身素色外袍,身边跟着两个孩童,一个提着包裹,另一个捧着书箱。
“见过顾太傅!”
安无恙纵然是***,可自幼已经养成了尊师重道的品性,见了顾鸿谨,自是她先见礼。
顾鸿谨不慌不忙的作揖,还了礼,他便说明来意。
“听闻公主广招幕僚?”
“顾某自从宁县回京之后,一直未入朝,敢问公主可否为顾某行个方便,让顾某在府上寻个差事!”
安无恙定睛看着顾鸿谨,身上骤然紧绷。
倘若顾鸿谨也入了县主府,只怕往后的日子,这府上将成为安无恙最为紧张的去处。
“顾太傅……”
安无恙思量着如何拒绝,可是面对顾鸿谨凛然正气的面容,她半个字也不敢说出口。
“既然公主不反对,顾某便当公主答应了!”
顾鸿谨又是作揖,而后吩咐身后的两个书童:“你们两个随我去安置下来,待会儿将你们的同窗都唤过来,往后咱们就住在这个府上。”
那两个书童恭恭敬敬的向安无恙行礼,一板一眼,不失公瑾。
安无恙一眼便认出来,他们两个也是从宁县来的。
这才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他们跟在顾鸿谨的身边,竟然已经有了学究的模样了。
安无恙的目光落在嫣儿的身上,她忽而灵机一动,轻声问道:“嫣儿,你来时怎么和你娘亲说的?”
嫣儿便又重复一遍,是娘亲以为她和兄长当值。
安无恙便又问道:“你娘亲对你学文可有要求?”
嫣儿当即脸色一苦:“安姐姐可莫要提及此事,娘亲整日逼着我写大字,好端端的,我头都大了。”
安无恙却轻笑一声:“嫣儿想不想往后每日,理直气壮来我这儿?”
嫣儿当即点头如捣蒜:“嫣儿自是想来的,嫣儿恨不得整日跟在安姐姐身边。”
安无恙闻言,笑容越发的明媚。
“如此正好,待你回去,便和你娘亲说,你兄长要你拜了顾鸿谨顾太傅为师,往后你要跟着他学文。”
“顾太傅学富五车,你娘亲听了定然高兴,往后你便能成日来我这儿了。”
嫣儿听言,也跟着大笑起来:“还是安姐姐有法子,待我今儿回去便和我娘亲说!”
安无恙瞧着她笑意得欢快,便也不拘着她。
默默吩咐了下人,准备一间书房,备上上好的笔墨,还有适龄的启蒙书籍,她要亲自添上几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