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渺当时要是跟荣家耗下去,甚至能和他们打官司把钱要回来。只不过扯皮嫁妆这事儿太费时日,她势单力薄,身体也还没调养好,金陵又不是她的地盘,最后她还是选择早早离开那群人渣,自己重新开始新生活。
当初没能帮大姐儿报仇,沈渺便决心替她照顾好弟弟妹妹。如今沈家的面馆起死回生,她自己名下也有了田地和商铺,济哥儿和湘姐儿也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了,她心里也多少宽慰了些。
希望大姐儿在天之灵不会怪她当初的选择。
不过荣家要是日后胆敢再来招惹她,她如今倒是不怕跟他们打官司。
总之,此时结婚和离婚,反倒不必担心婚后财产得分给男方一半,或是得冷静冷静不能离婚。据邓讼师说,给衙门塞点钱,哪怕是妻子主动提出休夫,丈夫不同意的,妻子上衙门去告丈夫,挨板子也能轻轻打两下就糊弄过去。
只要有钱,喂饱了那些小吏,没有离不成的婚。
好的坏的,她其实都思量周全了。
她决定了。
沈渺往前走着,看着前方,似乎在和谢祁商量明日买什么菜一般,稀松平常地接着说道,“既然大娘子已知晓,那……九哥儿过些日子不如抽个空回一趟陈州,请大娘子着个媒人来说亲吧。我们可以先定亲,定亲后我们即便相见也不必偷偷摸摸了,九哥儿更不必担心会对我名声有碍了,但是我们定亲后我想晚两年再正式成亲,可以吗?我还想把铺子打理得更好一些……”
沈渺话还没说完,就觉着手臂被扯动了一下。她转过头,这才发现谢祁在田埂上站定,像只小狗似的可怜地望着她,似哭似笑地说了句:“我走不动了。”
“嗯?”
“我的腿…在…在发抖……”
天上突然掉了馅饼,快要将他砸晕过去了。
***
在沈渺和谢祁在田埂边谈及人生大事时,湘姐儿一行人都已进了谢家的春庄了。湘姐儿还奇怪呢:“阿姊竟然还没到么?”
济哥儿手里拎着冻梨,答道:“或许是看田地看得仔细些吧。”
周大在前头引路,春庄后头有一片蓄养马匹的草场,正适合跑马。
“无妨,那等会儿铺上垫子,叫周大围上幔帐,我们坐着吃些东西等沈娘子和九哥儿吧。”砚书说着紧了紧肩上的布带子,他背后的行囊里背着沈渺出门前烤制的两只鸡,他一路上都闻着窑鸡的香味,馋得口水都要下来了。
陈汌也背着柿饼,走路别扭地叉着腿——没有骑过马的他,骑得大腿根有些火辣辣地疼。
没过一会儿便走到了。
砚书帮着周大、周初一挂幔子、铺上覃席和棉褥子,这样坐着便暖和又舒服了。又让庄子里留守的仆役送来炭盆和炉子。
窑鸡冷了,架在炉子上热一热。
还能取暖用。
湘姐儿则认真地望着被串在竹签上的窑鸡,心想,等会把两根鸡腿都掰下来,单独给阿姊和九哥儿留着吃。
砚书把幔子挂好,又神神秘秘地跑来跟湘姐儿说:“我方才被草地里的兔子洞拌了一跤,湘姐儿要不要一起去逮兔子?”
湘姐儿眼睛亮了:“在哪儿?”
“那边。”砚书往土坡侧面有块岩石的地方指了指,“兔子都爱在石头边上打洞,我看见好几个呢,洞口还有兔子粪,里头一定有兔子。”
“阿兄和小汌也一起抓吧,等阿姊来了,说不定咱们还能有兔子吃了呢。”湘姐儿摩拳擦掌,一手拉陈汌一手推着济哥儿,“走走走。”
逮兔子很简单,用潮湿的树叶、树枝、干草堆在兔洞洞口点燃,把烟扇进兔子洞里,兔子很快便会从洞里跑出来。
再趁兔子跑出来的时机把它抓住。
说干便干。几个孩子四散开来,不一会儿,湘姐儿便抱来一些被雪水浸湿的枯枝败叶,陈汌则找来了一些厚实的蒲草。
济哥儿将这些东西缠绕成一堆堵在洞口,砚书从怀中掏出火镰,“嚓嚓”几下,很快便引燃了树叶和蒲草。火苗一蹿,浓烟滚滚而起,直冲洞内。
砚书还卷起自己的衣衫往洞口使劲扇风,嘴里还念叨:“快些出来!”那烟雾顺着洞口,源源不断地灌了进去。
约莫过了盏茶工夫,洞内还是没动静。湘姐儿不禁有些气馁,嘟囔道:“莫不是熏错了洞,洞里压根没兔子?”
砚书却摇头,笃定道:“别急,狡兔三窟,兔子洞里深得很,让烟再灌一会儿,指定还在里头躲着呢。”
正说着,洞里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几个孩子瞬间来了精神,眼睛直勾勾盯着洞口。只见两三只大灰毛兔子,猛地从洞里蹿了出来。
“在这儿呐!”
砚书大喊一声,扑了过去。湘姐儿紧跟其后,一边跑一边伸手去抓。结果这些兔子身手敏捷,跳起来在草丛里左躲右闪,跑得极快。
陈汌瞅准时机,朝其中一只飞扑过去,奈何兔子动作太快,他扑了个空,还吃了一嘴巴草。
兔子已经四散奔逃,朝着山坡下奔去,眼瞅着就要没了踪影。说时迟那时快,湘姐儿急得捡起一块石头,手腕一甩,“嗖”的一声,石头擦着野兔尾巴飞过。灰毛兔受了惊,方向一拐,朝旁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