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的结束,就是裂隙的开始。
裂隙的产生,有时候根本就不是谁故意而为,而纯粹就是由日常生活里不经意的一些小事所引起的。
谁也不知道,裂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裂隙,也被视为正常。
因为社会上大部分夫妻都是有裂隙的。
没有人认识到这种裂隙的严重性,也无意去修补。
因为,旧的裂隙补上了,新的裂隙又会产生。
所以,懒得去弥合。
没有谁想过,要是旧的不补,新的增加,最后会导致不可收拾。
等到你发现它足以伤害家庭的时候,心理上却早已经麻木了,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是散了的好。
赵英杰他们不过同别的夫妻们一样,有裂隙,但还能过下去。
许多夫妻都是在裂隙中过着的。
漆晓军只比赵英杰小一岁,在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做老师,教市场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虽然她的名字有点男性化,但她长得却是非常娇小。
她的名字,与她的父亲有关。
她的父亲年轻时在部队里干过(比较传统,子女们的名字和花草绝缘,一律很严肃)。
但她的长相,却和她的母亲相似。
当时,因为年轻,看上去比她的母亲更娇媚。
当然,外人并不知道,她其实内心里特别地倔。
性格上,又像她父亲。
赵英杰结婚很迟。
在和漆晓军恋爱前,他刚结束了一次痛苦而绝望的恋爱。
那个女孩子就在歌舞剧院,是在舞蹈团,跳芭蕾,叫唐嫩嫩。
他们谈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
领导也鼓励他们谈,因为这样单位里以后分房也容易些。
唐嫩嫩的父母挺喜欢他的。
就在他们准备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久病的父亲去世了。
唐嫩嫩的一个舅舅从美国回来了。
唐嫩嫩突然生变,提出分手,她要出国去。
去美国。
那时候全国上下,正是一片出国热。
大潮。
一切都变得不可挽回了。
她非常坚决。
过去的那许多甜蜜与山盟海誓,一下子烟消云散。
人要是绝起情来,那真的是非常的决绝。
赵英杰那时候真的是痛苦得不行,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痛苦中解脱。
就在这时候,当时的一个副院长(如今已经退休了),给他介绍了漆晓军。
事实上,他最先见的还不是漆晓军,而是她的父亲。
她的父亲当时在文化局的群文处当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