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给漆晓军打过电话,告诉她晚上回来的。
他晚饭还没吃呢。
本来他是可以在单位边上的那个小饭馆吃了饭再回家的。
大家都在那里吃了,只有他急急地要往回赶。
姚副院长说:“你赶回去干吗?这时候肯定没饭吃的。”赵英杰笑笑,还是坚持回家。
他不必要吃热汤热菜,有口剩的,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他想过了,对漆晓军,自己的姿态还是要低些。
低些,再低些。
谁让她是女人呢?
过去每次发生争执,也都是他先妥协。
妥协是男人的一种义务。
他往岳父家打了电话,漆晓军接了电话,告诉他她不回去了。
从她的口气里听得出,她还在赌气。
“昨天有个女的打电话找你。”在放下电话前,她说。
会有谁给他打电话呢?
就算是女的打电话,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过去在家,也是有女的打电话的,大多是工作上的事情。
她过去是从不说什么的,现在所以说,无非只是想表达她的不满。
赵英杰心想:到底还是女人。
女人的小性子是奇怪的。
赵英杰泡了点方便面,吃了,洗漱后就休息了。临睡前,他还在心里想:她要使性子,就让她使一阵子吧,一阵子过去也就好了。
第二天上班,乔院长对他说,院里又请来了北京的两位专家,观摩歌剧。
然后,进一步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歌剧的核心创作、演出人员,两天后要集中住在南郊宾馆,和领导、专家一起,再讨论,再商榷。
赵英杰心里很清楚,其实再要怎么修改是不太可能了,除非整个推倒重来。
这当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经过这几个月来的修改、打磨,整个歌剧已经基本定型了。
现在所能做的,最多只是在细端末节上,再做点无关紧要的小动作。
领导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修改,而是要增加这两位专家对本出戏的印象。
这两位专家在圈里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这种重量,也不是说他们的艺术造诣有多高深,而在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他们分别是国家级艺术评奖委员会中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局里很希望这出歌剧能够获得大奖。
大家都很清楚,排戏就是为了获奖。
获奖对谁都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领导和主要演员。
因此,为了获奖,大家都要倾注很多的心血。
戏的好坏是一回事,而能不能获奖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当中,评委的分量和作用就显得太重要了。
谁都知道,作品的好坏和能否获奖,有时候并不成必然因果。
不,甚至可以说,经常是不成必然因果。
于是,为了能确保获奖,你就必须在评委身上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