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公主在西京山落葬。丧事完毕,宫中收起了白布,礼部官员开始布置太皇太后的圣旦。
太皇太后时年六十有九,按钦天监监正吴昊的话说,是岁忌。需要大办特办。
“奴婢替小爷准备了几份寿礼。小爷看看哪份比较合适?”高凤指向黄献端着的木盘问。
朱厚照摆摆手:“我没心情,高伴伴看着办。”
高凤有意提醒:“皇爷已经交代,太皇太后的圣旦节宫里必须热闹起来。”
“知道了!”朱厚照没好气地应了一声。
都怪吴昊提什么岁忌!大明以孝治天下,皇帝爹敢不重视吗!说妹妹因为冲撞岁忌死了,又逢太皇太后的岁忌,太皇太后心里能不膈应吗?
“小爷,吴监正说若不拆除毓秀亭,宫里还会出事。您注意这些。”高凤见太子听不进劝告,干脆把话说开。
不准让他伤心妹妹?想要他强颜欢笑?
朱厚照心里憋了一团火想找地方撒!
“本宫身为皇太子,连表达自己情感的权利都没有吗?”朱厚照用力踢了脚条桌案。
条桌案上的摆件“哐嘡”一下碎裂。
高凤赶紧让人打扫。
“小爷,上位者喜行不怒于色。”
朱厚照捂住双耳:“闭嘴,我不想听!”
两个月亮世界的心理学指出,人一直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会产生心理问题。适当的排解、宣泄是正当行为。
高凤作罢,让人关上窗门,省的小爷的话被传到太皇太后耳中产生误会。
太子少了一件摆件,东宫典服局的人立刻报损,从御用监挑了一对景泰蓝掐金丝瓷瓶补上。
宫中器物的损坏、领取需要登记在册。没过多久,关注太子的人都知道他打碎了一对瓷瓶。如果是宫人弄化,东宫肯定会有人受到责罚。
这在宫里是常态,人多口杂,在所难免。
可是隔日,十月十六,也就是公主下葬的第二天,朱厚照被人在早朝弹劾了。
胡御史跪在奉天门泣诉:“太子所服用者奇巧奢靡。祖宗以来只所未有况。太子方年幼,性未定,当示以恭俭朴。臣又闻太子使御马监快马加鞭从威海卫运送海鲜,从哈密运送瓜果。皇上!唐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太子也想学贵妃吗?”
“大胆!”弘治帝怒不可遏,“风闻奏事不是让你们听风就是雨,毫无根据胡乱污蔑!昨日太子在御书房无意中看到哈密奏折,提到了哈密的瓜果,一日而已,竟传的如此不堪入耳?朕的御书房,是四处漏风的茅草屋不成!”
“皇上息怒。”百官同道。
弘治帝拂袖而去:“退朝!”
走出奉天殿,走到乾清宫前停下,板着脸叫来管事王岳,“立刻查清谁把朕与太子的对话传出去。查不到人,朕拿你是问!”
“奴婢立刻去办。”王岳急出一脑门汗。
弘治帝改道坤宁宫。途中对大太监李荣不满地道:“让杨鹏好好查查宫里。乌烟瘴气!”
“杨公公也难办。几位老娘娘、王爷那里伺候的都是老人。东厂一个办不好,皇后娘娘的名声无端受累。”李荣替杨鹏说话。
弘-->>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