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戴奶奶就要答应了,戴家的四个姑姑却齐齐摇头不同意。
为啥呢?
因为老太太的岁数太大了。
这时候的人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老太太已经九十多了,哪怕能活到一百岁,那剩下的寿数也不够十年了。
这么大岁数跑去北京,不是瞎折腾嘛!
戴大姑就说自家老娘:“人家小两口好不容易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你跟我弟妹又巴巴地跟着过去。这不是给孩子添麻烦嘛!你们留在滨江,那养老就是大家的事,去了北京,养老的担子就只能落在戴誉一个人肩上了。”
那个侄媳妇看着挺和气的,但人家未必乐意长期跟上面的两重婆婆一块儿生活。而且老人上了年纪,今天这疼明天那酸的,有了毛病就得去医院看病。年轻人还得上班,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能耗在老人身上。
闻言,夏露就赶忙表态:“我跟爸妈和奶奶在一起住了那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而且三个老人的身体都还算硬朗,去北京替我们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出去转转。据说现在北京的变化可大了,让奶奶跟妈去看一看,跟十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说起去北京串联的事,戴奶奶那可真是打开了话匣子,虽然满屋子的人都听她说过不下十次了,但大家仍是捧场地又听了一遍。
“年纪大怎么啦?我还非得趁着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再去北京看看!”戴奶奶一副不服老的样子。
其实,戴英和戴兰也不太乐意让父母跟去北京。父母在的时候,她们还有个可以回来的娘家,一旦父母离开,她们就没有娘家了。虽然哥嫂还留在滨江,但那是哥嫂家,不是娘家。
戴兰急得叫过自己老公,让他去厂里把戴立军和戴荣叫回来,再不回来家里就要变天了!
她嫁的是厂里小车班的司机,下午还有出车任务,所以这会儿那辆车就在家属院里停着呢。
人家得了媳妇的吩咐,应了一声,就开车往车间去找人了。
不过,即便把两个主事的男人请回来了,也无济于事。戴奶奶甚至还策反了自己的儿子,劝动了他跟着戴誉一家一起去北京生活。
接下来的半个月,老戴家简直是兵荒马乱。
戴誉参加完了二机厂给他举办的欢送会后,就彻底清闲了下来。回戴家这边跟大哥大嫂谈拢了以后怎么给老人们养老的问题,帮父母打包行李提前发往北京,又帮戴立军的在岗名额找了一个接班的人。
戴立军为人厚道,只开口要了五百块。
机械厂的工作名额十分抢手,对方压根儿就没还价,当场就数出五十张大团结给了他们。
搞定了戴家这边,戴誉又陪着夏露回了娘家。
夏启航夫妻对于他们的离开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何婕拿出汇款单给他们看了看。
“夏洵大学毕业后被分在北京了,雯雯的高考志愿也填报了电影学院,你们再去北京工作,”何婕叹口气,“三个孩子八成都是要留在北京的。我跟你爸也快退休了,不管我们去不去北京,你们先帮我寻摸一套房子吧。”
戴誉忙说:“妈,您跟我爸要是去北京,住到我那边就行,咱家屋子够住!”
何婕摇头道:“你二姨说胡同里的房子一天一个价,趁着现在还买得起,先买一个小的吧。我跟你爸一辈子都住在单位的房子里,在滨江的时候还没什么,去了北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两边的父母亲人都搞定了,夫妻俩又轮番地与过去的朋友同事聚餐,连戴敏敏都在家摆了一桌饭菜,与玩的好的几个同学朋友一一道别。
直到全家人的腰围都宽了一圈后,戴誉终于挥别亲朋好友,一家六口人迁居到了北京。
要说戴奶奶再次来到首都有啥感受,那就是两个字,神气!
这次有儿子和孙子陪着,下了火车就由夏露的二堂哥开车来火车站接站。
她第一次坐上了小汽车!
听说这小汽车是私家车,她还跟人家打听呢,买这么一辆车得多少钱呐?
她手里攒了不少儿孙给的孝敬钱,要是便宜的话,可以给孙子也买一辆小汽车开开,上下班多方便。
夏长川没想到这戴家奶奶还挺赶时髦的,来了北京还没进家门呢,就张罗着要给孙子买车了。
乐呵呵地介绍:“我这个车要贵一点,得两万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