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信息全知者 > 番外 满天星斗(第2页)

番外 满天星斗(第2页)

甘青地区,还有个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支,已经独立脱胎,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距今5700年,它发掘出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刀。

后来的夏商周,仰韶文化要素确实少,但那是因为仰韶文化主要体现在彩陶上,而随着生产力革新,当然也就不会继承下来。

不过其文化内核,信仰方面,还是继承了。

比如北斗崇拜,天象崇拜。双槐树遗址,即所谓的‘河洛古国’,固然不算什么古国,但北斗崇拜无疑是华夏的神话核心。

这么说可能不知道北斗信仰有多重要,这是上帝信仰的核心,北斗环绕北极星旋转,斗柄始终指向帝星,北斗是天帝的坐骑,比龙更高贵。

在天象上,北极星是上帝之眼,勾陈是上帝的角,苍龙星宿是踩在脚下的,北斗七星则在勾陈与苍龙宿之间。

上古先民想象上帝骑着北斗,环绕巡天,中间那个北极星眼睛始终盯着大地,监察天下。

河洛古国发掘出的祭坛,埋着北斗九星,就是七星加上左辅右弼。这就是在祭祀上帝。

商周青铜器,上面大量的‘四个小蝌蚪环绕一点’的勾玉璇玑符号,就是‘北斗’。

而这种符号,在黄河中上游的仰韶彩陶到处都是,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也有,并且还有‘玉璇玑’,是最典型的北斗符号,商周青铜器完全继承了。

良渚中心论的人,总是说商周青铜器上有饕餮纹,就是良渚传人。可他们从来不会说,商周青铜器上还继承了大量其他文化的要素。

还有些普通人不学无术,说仰韶彩陶上还画着猪,崇拜猪肯定不是华夏。

这大错特错,这不是崇拜猪,这是天象符号……

《大戴礼记》:“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

《说文》:“豚祠司命。”

《风俗演义》也说,祭司命,要‘皆祠以猪’。

西汉的《春秋说题辞》:“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

这依旧是北斗信仰……最早的北斗神就是猪头……

红山文化也有这个特点,他们不光有c型龙,还有玉猪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学者们要说那有个猪头的,也是龙。

但事实就是,那个玉器表达的,就是北斗星象与苍龙星象的结合。

河洛古国的北斗九星旁,还祭祀埋了一头猪和一只鹿,这不是穷,这是祭法。

我个人,甚至怀疑这是‘涿鹿’名字的来源……

而为何古人要用猪代表北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意思就是说,每当月亮经过毕宿的时候,天上就快要下雨,而猪的白蹄就要在地上刨出痕迹。

由此古人认为猪是‘知天时’的。

同样的道理,也是东部沿海鸟文化诞生的原因,候鸟每年定期往返,也被认为是知天时,‘上帝告诉他们该去北方了,该南方了’。

这种根据天时运转的习性,让古人认为鸟是上帝的使者,可以与上天沟通。

同样的道理,还有洄游的鱼群……

当然,也有学者,把良渚的神人兽面神徽,解读成上帝骑猪巡天图……这有点在附会了,拿我们文明的上帝信仰,拼命往那个‘神人兽面徽’上硬套。

但如果是真的,说明良渚也有北斗信仰,上帝信仰。

很可能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普遍是‘天’、‘帝’、‘北斗’、‘苍龙星象’、‘大火星崇拜’等巫祭信仰体系了。

不过我认为,还是太牵强。

良渚并没有北斗信仰,他们更重视太阳……除了把神人兽面纹强行解释成上帝骑猪,根本没有其他文物佐证北斗信仰。

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普遍信仰夜晚的天象,是群星,是‘帝’的信仰。良渚则侧重于负日意象,并且怪异巫神氛围要更浓厚。

有人还把神人兽面纹,解释成‘皇’,我认为这个比较合理。

所以良渚应该是上古‘三皇’之一,但并非任何一个‘五帝’。

还有人不学无术,硬要说仰韶住狗洞,我也是醉了,那叫‘半地穴式房屋’,这是地区气候决定的。

仰韶文化分布的地区,主要核心在黄土高原,那地方现在还有人住窑洞呢。

良渚有干栏式房屋,那是因为地上潮湿,虫蚁多,自然就会发展出来,容易普及,这并不高人一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