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边境重镇,阿尔城。
城主府内。
李牧正与李靖和薛仁贵等人看着阿拉伯帝国的地图,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
“恩师,我们的三路大军,算是势如破竹,所过之处,敌人解释闻之色变很多城池,甚至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就主动投降了。”
“所以,接下来,学生准备命大军,继续以现在的速度,向阿拉伯帝国境内更深处挺进。”
薛仁贵看向李靖,说道:“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城池众多,我们若真的想在后面的大战上,真正主掌战场,那么占领的城池,组成的后防阵线和粮草输送线路就不能过少。”
“所以,趁这个机会,趁阿拉伯帝国尚未反应过来的机会,我们要趁优势,一鼓作气,至少打到……”
薛仁贵指向地图上的三座城池,说道:“至少打到这里。”
“这三座城池呈品字状分布,彼此可互为犄角,三路大军也可互相配合,无论谁受到阻挡,其他两路大军都能以最快速度增援,而且后面的城池,很多也都是大致呈直线分布,这样的话,供给线也会顺畅许多。”
“以上,就是学生对下一步的计划,还望恩师点评。”
薛仁贵深知被李靖以实战教导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向李靖请教。
而李靖,对此,也是乐意为之。
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大体战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现在占领的城池,都是小城,虽说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但若是阿拉伯帝国率军反扑,我们若是以小城固守,反而会牵制住我们的兵力,对我们不利。”
“所以,若是真的要有所依,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程度,就必须要打下城墙高深的大城,而三路大军分兵推进,速度虽快,却也存在问题,容易被敌方逐一破之!”
“故此,找到让三方可以互相配合的方式,也很重要!”
“而你说的这三座城池,便有这样的优点……”
就这样,李靖很是细致的帮薛仁贵分析着当前的局势,分析着每一座城池的利弊。
分析着对于不同的情况,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办法。
而李牧,则是仿佛一个局外人一样,就坐在那里,手中拿着一杯茶,乐呵呵的看着李靖和薛仁贵这对和睦的师徒。
脸上笑意不断。
说实话,李靖会收薛仁贵为徒,这件事真的是非常出乎李牧意料的。
但同样的,也更是李牧最为期望的。
李靖就相当于打下江山的那些老一辈人的代表。
而薛仁贵,则是代表着新兴的力量。
老一辈的人,终将会退出舞台。
新兴一代,也终将会接过他们的担子,重新承担起整个大唐。
但新老之间,因为经历的不同,有时却也会出现一些冲突,就如后世的八零后看九零后,认为九零后有那么多的问题。
而九零后看待零零后,也一样认为零零后是垮掉的一代一般。
这是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彼此的见识不同,所必然会产生的冲突。
只是后世,有着稳定的家国,和煦的环境,会让一代代人慢慢成长,彼此的冲突,也会慢慢化解。
最后都成为华夏的支柱,成为支撑华夏的力量。
可现在的大唐,却没有那样的土壤,大唐尚在发展期,各种外部内部压力不断会袭来,现实根本就不给新老一代这样的机会。
所以他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怕新兴一代因为经历不足,难以撑起这么大的重担。
怕老一代对新兴一代有所误解,导致新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