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阴极板上的‘镱’处理下来后,韩元接着将矿坑中其他附有稀有金属的阴极板一一提上来。
最终称量结果出来,一个矿坑中的矿液,总共提炼出来了52kg镱、37kg钇、19kg锶
零零总总的稀有金属加起来总重量超过十五千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铁、铜、钛之类的常规金属也被冶炼出来了,只不过数量并不多,属于附带产品。
这种超大型的稀土精矿形成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超强烈的地质活动。
川都的这个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其实就是喜马拉雅山脉成型时,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是产生的剧烈地质活动形成的。
在板块碰撞时期,软流圈物质的上涌诱发了碰撞带,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导致富含二氧化碳的硅酸盐岩浆的形成。
岩浆会沿着碰撞形成的断裂带上升侵位,在较浅的部位形成岩浆房。
最终这些岩浆在地表沉积冷却,因为风雨氧气等作用被侵蚀,从而分离出大量富含稀有金属以及普通元素的流体。
而这些流体随随着分离出的碳酸岩和英碱正长岩岩浆的上升侵位发生水岩交融反应,最终形成了稀土矿床。
在这种类型的成矿环境中,岩浆中富集的二氧化碳是关键。
缺少了它,因地质活动而上升的岩浆不会被侵蚀,最终并不会形成稀土矿,而是会形成燧石、黑曜石、火成岩等东西。
在华国川都,之所以多稀土矿,其原因就是因为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
至于内蒙白耘鄂博地区的稀土矿,那是另外一种‘海底火山成矿’的形成方式。
从华国采集的稀有金属全部冶炼完成,韩元处理好冶炼矿物时形成的废水,而后将提炼出来的稀有金属保存起来。
包括这座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在内,这些冶炼出来的稀有金属让资源收集任务的进度增加到了8734。
资源收集的任务进度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韩元已经满足了,接下来得抓紧时间处理人工冶炼合成三种非自然元素了。
虽然距离第二年的时间过去还有三个多月,足够他完成第二个基础条件了,但韩元还想着继续增加一些资源收集任务的进度。
包括为第三年的星链任务支链任务四‘文明守护’做一些准备。
文明守护的要求是于三年内,制造出一颗核裂变武器或核聚变武器(要求爆炸威力不小于一万吨tnt当量。)
这个任务,虽然系统给与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核裂变武器,另一种是核聚变武器。
但其实对于他来说,选择项只有一个,那就是核裂变武器。
因为相对于核聚变武器来说,核裂变武器的制造更加简单,核聚变武器被引爆,是需要核裂变弹来进行的。
核聚变武器又被叫做‘氢弹’或者‘氘弹、氚弹’,它属于核武器的一种。
利用的是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
热核反应基本公式是3|1h+2|1h—→4|2he+1|0n+176x107ev,换成汉语就是氘+氚→氦+中子+能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聚变的原料是氘和氚。
但是想要让两种轻量级的原子(氘+氚)发生核聚变反应,只能在极高的温度,需要大大于40000000c(四千万度)以及足够大的碰撞几率条件下,才能大量发生。
因此,引爆核聚变武器极为困难,引爆需要在氢弹内部安放小型核弹。
先引爆核弹,让其瞬间达到反应条件温度后,才能引起氘氚聚变,进而爆炸。
所以制造一枚核聚变武器,需要先制造一枚核裂变武器出来。
这是前置条件。
而前置条件本身就可以完成任务,何必再去多做一枚聚变武器呢。
所以核裂变武器,成为了文明守护支链任务的答案。
而说到核裂变武器,最常见的,就是原子弹了。
对于人类而言,可以大量得到并用作原子弹装药的只有铀235、钚239和铀233三种裂变物质。
这三种物质,是制造第一代核武器的原料,而其中铀235是原子弹的主要装药。
铀235来源于天然铀,在大约140个天然铀原子中,含有1个铀235原子,将其提炼出来并浓缩,就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了。
这也是制造原子弹的最简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