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借道土默特部领地而入,他担心这是大明皇帝暗中映射着什么。
“如此甚好。朕去山西是去杀人的,无论任何人,只要没有朕的旨意文书者,皆为偷越边境,还请各位头人能够予以拦截,将逃人归还大明处置!”
朱聿鐭眼睛眯了起来,原本云淡风轻的态度立即变了,声音虽轻,但一股肃杀的气息却是直接扑面而来。
几位头人这个时候才是第一次有些悚然而惊,原本还因为朱聿鐭温文尔雅的气质有些相轻的心态,立即变得郑重了起来,觉得这才是朱聿鐭的本性,毕竟在这么一个乱世,而且在最恶劣的处境之路逆袭而来的马上皇帝,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
“若是朝廷官员,或者朝廷,呃,朝廷的兵马呢?”
俄木布楚作为大明宣大地区的邻居,此事不二的第一责任人,虽然心中听的惊惧,但是依旧硬着头皮询问道。
“朕说了,是任何人没有旨意出关之人,无论其身份如何,说辞如何,皆为叛逆之辈,拿之有功无过!”
朱聿鐭赞许的看了一眼俄木布楚,直接给了其明确的回复。
“臣遵旨!”
俄木布楚松了口气,捉拿这些潜行出关的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唯一困难的便是大明的态度,不要功劳没捞到,反而惹上一身腥臊,那就徒惹人笑了。
商议到了这里,已经差不多将大致方向给定了下来,朱聿鐭见众头人再无说话的意思,便即挥手令其退下,目光再次转到了一大堆的锦衣卫密本之上。
第498章钓鱼执法
朱聿鐭的杀意并不是假的,他是真的要杀人,而且还注定要杀的个山西人头滚滚。
之前因为要稳住吴三桂,安抚好陕、山二省新降军的军心,他不好在两省初定之时便即大开杀戒,之后又因为要对满清进行最后一击,所有重心全部集中在征辽之事上面,因此对于陕、山二省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清理。
尤其是山西的八大家,朱聿鐭更是一忍再忍自己先清除他们的冲动,并没有急着对他们进行清算,这不仅仅是辽东的问题更加的迫切和重要,也因为整个山西基本上都被他们给完全渗透了,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干预,根本拿这八大家没有任何办法。
不得不说,以介休范家为首的晋商八大家,绝对算的上是公关行业的个中翘楚,无论这个国家名字为明,还是为清,他们都能对山西官场上下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渗透!
整个情报关系网遍布于整个山西,触角更是延伸出山西周边数省,想要悄无声息的拿下他们,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之事。
而这一次,朱聿鐭也根本没有任何悄无声息完成这场清算的想法,本就是打的打草惊蛇,引蛇出动,然后一网打尽的想法,因此他在明知土默特部与晋商纠葛极深的情况下,却是故意先将消息泄露给土默特部,便是由此先种下一个由头。
既然消息泄露是板上钉钉之事,那朱聿鐭就有了绝佳的借口。但是却不一定立即引发,需要视情况而看。
若是他人还未至山西,消息已经传的满天飞,那朱聿鐭也就有了一个极佳的敲打土默特部的借口,至于何时用这个理由敲打对方一番,那完全要看什么时候需要了。
在这片草原盘桓了两日,蒙古各部追剿科尔沁残部的消息便即陆续传来,这一战之后,还剩下数千残兵的科尔沁部几乎被一网打尽,科尔沁部头人彰吉伦据报是身披数箭,一头扎入瀚海戈壁滩之路,生死不知。
科尔沁部精锐全军覆没,彰吉伦这个头人究竟是生是死,对于朱聿鐭已经有些无所谓了,这一战已经给了其他人一个深刻的印象,达到这一目的,朱聿鐭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绍武五年四月十九,朱聿鐭终于离开这片草原,带领着步骑兵七万余,浩浩荡荡的拔营而前,谢绝了土默特汗俄木布楚邀请入归化城的好意,直接借道土默特部,进入了山西大同镇。
朱聿鐭这只大老虎终于离开了草原,这让漠南蒙古诸部都不由的松了口气,同时他们也极为好奇,朱聿鐭入山西,究竟是想吃什么人,想吃掉多少人。
一时间,草原上各部情报系统全面展开,对于朱聿鐭进入山西后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全部都要探查清楚。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朱聿鐭似乎没有大动作的意思,在大同慰问犒劳一番边军之后,便即再次拔营向南,直抵太原城中,便即窝在这里一动不动了。
唯一还算是大动作的便是,他麾下的军队开始分散进驻大同、宣府各镇,开始对边关进行大封锁。
绍武五年五月初,朱聿鐭下达旨意,要全山西的文武齐赴太原朝见。
皇帝巡视至山西,令山西全部文武前来朝见,这本是一个最为正常不过的旨意。
但在结合了皇帝封锁宣大边关的消息,以及要求各地文武在一月内到达后,许多有心人已经嗅到一丝不太美妙的气息。
不过却是无人敢于无视皇帝的旨意,接到限定时间觐见的圣旨后,所有文武官员都开始马不停蹄的向太原汇聚而来。
虽然觉得不太妙,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并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若是皇帝打着一次性将整个山西文武全部解决掉的想法,基本上不太可能,毕竟这委实也太过于疯狂了。
在山西众文武向太原急行之时,一个震憾性的消息也快速传出,皇帝派出一支数千人的骑兵,直接兵围了介休,将还在城中的范氏族人,全部收押了起来。
连个理由也没有,便即直接将一个在山西跺一脚,便会震三震的范家全部收押,这委实令所有人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一些与范家联系太过于紧密的官员,开始试探性的递上奏章,不过并不是直接解救于范家,而是规劝皇帝须依照国家法度,莫要这般不教而诛。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在第一封劝谏奏章送入太原后,皇帝并没有发怒,而是认真批复‘卿言甚为老成谋国,朕当深思之’的批红后。
其他得知消息的人,更是如同被打了鸡血,各种劝谏的奏章开始向太原汇聚而去,许多官员虽然人还未至,但却依旧是快速的送出了自己的忠诚,这些奏章基本上没有政治倾向性,都是在劝说皇帝莫要不告而诛,因此失了天下的民心。
似乎是因为众多官员的蜂涌而来的奏章给惊吓到了,朱聿鐭在一一批复之后,开始解除了对范家的收押,不过军队并没有离开介休,而是就此驻守了下来。
眼见皇帝态度开始软弱下来,更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官员们开始纷纷上书,他们的言辞也从一开始的含含糊糊,变得越来越激进,甚至有些胆大的,已经开始隐隐指责绍武皇帝凭心情处理国事,已经走入歧途,若再不悬崖勒马,恐怕就会步入隋炀之流,从而国将不国的下场了。
也许是因为这一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