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北境多年来,被匈奴频频侵袭,每每只能防卫,却是不能够主动进行出击,长此这般,我北境的子民,早已经是身心俱疲,觉得。。。觉得。。。”
见着吴天旭吞吞吐吐的样子,庆帝一阵不爽,质问。
“觉得什么?”
“觉得陛下,是不是早已经把我北境的子民,给忘了,是不是早已经不把北境子民的安危,在放在眼中了!”
“放肆!”
杨文渊厉声呵斥。
却是被庆帝给制止了。
“吴天旭,朕每年都会给北境,调拨大量的钱粮,以及的调派驻防的军士,于此同时,朕还专门在北境,进行了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实为提升民生。”
“朕所做种种,难道子民们看不出来,朕并没有忘了他们吗?”
吴天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陛下,您的恩德,北境的子民们当然是铭记于心。”
“可内里再是繁荣,也难以抵消掉外患带来的困扰,虽然陛下您开放了通道,可我大庆的商队,时不时的,就会受到匈奴的掠夺,没有官家的文书,百姓们都不敢在外面与他国进行通商。”
“还有,北境的子民,可以说是对匈奴,恨之入骨,他们频频袭扰北境,搞得是民不聊生,家园刚刚建好,就会让他们整的支离破碎。”
“多少北境男儿,都是因为驻守边关,而死在了匈奴的侵袭之下。多少的家庭,都是因为匈奴的袭扰,而支离破碎!”
庆帝听得很是心痛。
他没有想到,自己苦心所做的一切,却并不是北境的百姓真正想要的。
甚至是可以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哪怕是做了这么多,但比起剿灭匈奴而言,都显的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这时,一名大臣,见着庆帝忧愁的样子,他感觉这件事可能要有变。
担心皇上改变主意,因此而恢复了刘启的太子身份,故而当即站身出来。
“吴大人,你说的这些,跟太子有何关系?”
吴天旭扭头看了他一眼,再次面向庆帝。
“皇上,当然是有关系。!!
“从太子带兵,到了平城后,百姓们就重新燃起了希望,觉得朝廷,终于是没有忘记北境的百姓。”
“不过,朝廷此前,也派过多位大臣过去,也都说过匈奴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做过些什么实际的事情。”
“但太子,却是来到北境,没有多久,就带兵打败了匈奴跟印之国的联军,当听到这件事,百姓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终于是认为,朝廷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而太子回到平城后,又是让说书讲那匈奴的种种卑劣行为,讲我大庆如何的英勇,以及扬言,要把匈奴单于,挂在平城的城楼上问罪,甚至是在北平关,设立装扮成匈奴的草人等等。”
“看似是荒谬至极,可却是大大的,鼓舞了平城,乃至整个北境的百姓的民心啊!”
“百姓们终于是认为,朝廷没有忘了他们,更没有忘记,对死去的北境军民,报仇雪恨。太子接连所做的事情,已然让他们认为,朝廷是动了真格的了,是终于不再与匈奴求和了,而是要跟匈奴真刀真枪的,好好大干一场!”
众人闻声,无不骇然,尤其是庆帝,后是双手颤抖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刘启看似荒唐的行为,却是在北境,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谁也没有想到,或许是待在朝廷久了,看不到的缘故。
竟然是不成想,北境的百姓,竟然对匈奴,已经痛恨到了如此的地步。
还没完。
这时,就见着吴天旭从怀中,逃出了一摞纸,看起来足足有近百张。十分的厚重。
庆帝随问。
“吴天旭,这是什么?”
“陛下,微臣手中所拿的,皆是北境的百姓,以及地方官员,还有一些百姓的代表,在上面亲自写的名字,以及按的手印。”
“在听到太子,回京问罪,百姓们担心,再也不会有人,去跟匈奴进行对抗了,故而为太子鸣冤,这才有了这封万民的请愿书,请皇帝懒阅!”
万民请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