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149章 第 149 章(第1页)

第149章 第 149 章(第1页)

*

皇帝要开海禁,户部和工部已经想好怎么设关收税,不过这不代表朝中所有人都盼着开海禁。

禁止海上交易的时候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开海禁的时候同样有人同意有人反对。

赞同大力发展海上交易的说的是朝廷处处都要花钱,海上贸易发展起来,朝廷光收关税就能收的盆满钵满,有钱不赚是傻蛋,他们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凭什么不能敞开了赚钱?

不赞同开海禁的抓着海上的倭寇不松口,海上风险那么大,水军打倭寇需要军费,没准儿赚的那些钱还不够供水军训练,开什么海禁,分明是得不偿失。

海禁又不是本朝才有的政策,如果没有必要,前朝为什么也禁止海上交易?

前朝那么多水军都没法让倭寇长教训,好不容易这些年消停了点儿,海上禁令一撤,倭寇十成十的要卷土重来,沿海的百姓还要不要生活了?

海上有倭寇,有狂风暴雨,有西洋商人挤压他们大清商人的生存环境,总之就是一句话,禁令不能撤。

由此,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赛在朝堂上拉开序幕。

正方:支持解开海禁。

反方:反对解开海禁。

反方辩手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意见,正方辩手的口才也不逞多让。

朝廷养着水师不是让他们天天吃了就睡,倭寇来了把他们打回去就是,不然朝廷要水师干什么?

虽说朝中骑兵和步兵将领更多,但是水师那边也没亏待过他们,每次有什么好的大炮和□□都会送过去一份,福建那边的船厂更是皇上亲自下令要盯着的地方。

他们能把台湾府打下来,还能打不过小小倭寇?

有仗要打朝廷得花钱,没仗要打朝廷一样得花钱,区别只是花的多花的少而已,既然怎么样都要花钱,水师总不能全是吃干饭的,不然朝廷省下来银子另外找人去打倭寇不好吗?

别说什么海关赚的钱不够养水军,这话就是屁话,一听就知道能说出来这种话的家伙肯定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呵,大老爷没事儿不在家里念那些子之乎者也,和他们吵这些干什么,也不嫌铜臭熏着他们。

还有西洋商人的到来会让他们大清的商人没饭吃,这更是无稽之谈。

他们的关税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让那些西洋商人卖东西卖的贵,不至于和小商小贩竞争。

就算他们卖的便宜,一趟又能拉来多少东西,还能让整个大清都用上他们的东西不成?

再说了,这里是大清,是他们的地盘,要是在家门口还能被西洋商人欺负,那他们也别经商了,把机会留给会干生意的人。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丢不起那个人。

众所周知,这种辩论赛最后绝大部分都会发展成大混战,这次也不例外,为了不让他们下手太狠,康熙每次上朝都会特意让人检查大殿里还有没有能被他们随手拿了当武器的东西。

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伤到哪个都不合适,要是碰上个借口受伤回家养老的,最后吃亏的还是朝廷。

大论战持续了几个月,户部的几位得了皇帝的准话,上朝的时候骂骂咧咧继续吵吵,下朝之后就拉起队伍拟章程,朝堂上还没吵出结果,他们的章程已经拟的差不多了。

皇帝直接一口敲定,其他人一看这情况,除非脑子被门夹了,不然不可能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形势已经明了,海禁一定会开,但是这不意味着接下来没得吵了。

有油水的职位一共就那么几个,谁都想沾点光,于是又是一场骂战拉开帷幕。

对康熙来说,朝会上吵吵嚷嚷很正常,他们哪天不吵吵了他才要担心。

京城这边统筹兼顾,哪哪儿都要关注,河道那边在抗洪,因着海上交易的禁令逐步放开,海运也慢慢恢复,康熙特意让户部分出来几个人重新编修《盐法》,关税已经定下,盐商那边的问题最好同时解决掉。

趁这个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到明面上,让人知道他们满人不是不会治国,南边那些人觉得他们不开化,那就好好看看他们的政策是不是不开化。

鄂伦岱在北边也没闲着,康熙让他去漠北主要是为了清出几条安全的商道,没想到那家伙只清出商道不算完,还和偶尔遇到的哥萨克骑兵给杠上了。

草原上的马匪什么人都有,他在那边转的匀称,年轻人正是好斗的年纪,愣是把整个漠北草原的马匪霍霍的听见他的名字就跑。

蒙古人跑的快,哥萨克人和他们语言不通反应慢了点,一不小心就撞了个正着。

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他们以衣着鲜亮著称,坏名声比他们那鲜亮的长矛更闻名,那是和蒙古人一样优秀且野性十足的战士,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不愿意听从指挥也不愿意下马作战,烧杀抢掠起来不分敌我,除了他们自己,几乎周边所有民族对他们都是痛恨的态度。

那些骑兵招人恨,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战斗力极强,北边罗刹国的皇帝,也就是他们的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的上层人物来控制哥萨克人,对罗刹国来说,哥萨克骑兵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武装力量。

沙皇收拢权利的时-->>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