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大爷,也就是卫皎皎的公爹在拿钱和出物之间纠结了半晌。
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借别院,好在杨大爷还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出借杨家最精美的别院,而是借出了江边最大的一个别院。
被请来的十多位当家人,最后多多少少都出了点儿血,天都黑透了才被放了回去。
杨大爷回家发了好大一通火,出去花天酒地的杨大郎撞到了枪口上,杨大爷随手抓了一根麻绳对着杨大郎就是一通抽打。
杨大太太一叠声地惊呼,却不敢上前去拉,于是就把杨大郎被打这一桩算在了回娘家的卫皎皎头上。
原来卫皎皎在府上,杨大郎虽然也没少出去,但从来不会夜不归宿,更不出一出去就是好几天。
卫皎皎这一回娘家,杨大郎就仿佛脱了僵的野马,恨不得夜夜宿在外面。
杨大太太觉得就是怪卫皎皎回了娘家,没人规劝杨大郎,杨大郎才会遭了这顿打。
于是,第二天天一亮,杨家去卫家请卫皎皎回府的人就出了城。
要请卫皎皎回府自然得说个缘由,可直接说杨大郎遭了打,这丢人丢到岳家也不合适,于是便找了个由头,要修缮别院,杨大太太里里外外实在忙不过来,请卫皎皎回去分担一二。
尽管让个孕妇回去分担家事有些不大中听,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尤其是大家族,分担家事也只是多操点心罢了,又不是真要上山下地的。
自然又说起了为何要修缮别院。
杨大爷毕竟是当家人,就是同家里人,他也不好意思说他们都是被逼的,心里恨得牙痒痒,还得满脸带笑地夸这是好事,能为朝廷分忧解难。
卫家一听,杨家都出借别院了,甚至还要特意修缮一番,扬州知府甚至都没想到这一出,卫家就主动找上了知府,甚至还提了条件,不过这都是后话。
有人主动要借,扬州知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故而卫家出借别院一事,甚至用不上陆风禾开这个口,他们就先做成了。
江宁府这一出吃大户一传开,各州府纷纷效仿,这可是好事啊,不动用百姓一分一毫就能把事儿办了,甚至还能从大户手里多搜刮点出来,肥一肥自己的腰包。
至于赵家出借别院一事,没想到居然也用不上,赵家倒不是主动,而是被吃了。
苏州知府原本的打算是学着江宁府,让丝绸商赵家也拿出些丝绸来给苏州府的秀女们做些时兴的衣裳。
赵家的丝绸可不愁卖,甚至早早就被人订了,赵大爷飞快地盘算一通,还是出借别院最划算,平日里也不见得回去,闲着也是闲着,至于修缮这种事,就是不出借,年也的修修补补,无非就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些。
一通盘算下来,还不等苏州知府说话,赵大爷就先开口出借别院了。
人家都开口说借别院了,知府也就不好再要求提供些丝绸。
陆风禾还在冥思苦想这事怎么才能做得不留痕迹,就收到了两家都出借了别院的消息。
陆风禾整个人都傻眼了,这事总不能还有沈南珣的手笔吧,这也太巧了。
别说,这事还真有些沈南珣的影子在里面,从来与知府各司其职的刺史樊大人能主动同知府聊起这事就很不寻常了,更别提带兵相助。
抱歉,抹茶疑阳了,家里有老人孩子,今天搬到了另一个地方,自我隔离,抱着布洛芬等发烧,订阅了的话,明天刷新,或者清理缓存,会加载出新的来
(本章完)
10210272931596438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