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格格党

52格格党>重返大隋 > 第57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页)

第57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页)

,,,!

那些贵族豪强地主官员们手中的田地,加上先前清理出来的大量隐田,国家财赋一下子翻了三翻,这是极大的好事,臣举双手赞同。对于工商税,老臣不太清楚,但既然陛下曾在怀荒试行效果可观,那或许可行。可是,臣对陛下的朝廷专卖专营难以认同,尤其是这个食盐专卖,将如今本并不官方征税的食盐纳入朝廷专营专卖,而且一年还要征盐税千万贯之多,从此百姓买一斤盐可能得花十文钱甚至更多,一家人一年买盐的钱相当于几十亩地的两税田租,这岂不是苛政暴政?难道陛下要让天下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吗?”

“帐不是这样算的,新税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而且还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征收这个盐税,其实是对税收的一个补充。你若仔细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终还是比过去减轻了负担的。盐虽是必需品,可消耗并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够,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钱。而百姓每年若是为朝廷做几天工,拿到的工钱就肯定不止百文钱了。况且,十文钱一斤的盐只是一个计算数字。实际上,盐价也并不是固定的。会有不同品质等级的盐,既会有高于十文钱的盐。肯定也会有低于十文钱的盐,普通百姓可以购买便宜一些的盐,这笔支出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小。总之,新税制下,百姓们承担的税赋肯定要比过去轻,而且会轻很多。免去各种杂税,免去了免费劳役,按亩征两税,你想过百姓们会因此受惠多少吗?在河南河东河北许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无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个,可家里的田地依然还是他们父亲早年授下的一百亩地。地只有一百亩,可租庸调却是按丁计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调如果粗略合计一下折钱相当于每年三千钱,这本来是一百亩地的税赋。每亩相当于三十文钱左右。一亩地三十文钱,其实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两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两三石甚至五六石每亩都有,因此每亩三十钱的税,在北方大致相当于一成的产出。而在南方,甚至还不到一成的产出。可如果一家四个男丁。只有一百亩地,却得交四份租庸调。那他们家这一百亩地就得交一万两千钱的税,平均每亩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一亩地产两石粮,折钱四百文,那就相当于至少三成的税了。何况,最若的还是免费服役,虽说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时间不算,还得自带干粮被褥,而实际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时间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种大工程,有时甚至得离家百里千里,遇上战事,征发民夫,更是没有期限不限距离。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钱也全计入了田亩中,如果朝廷再征发他们做工,那么不但得给他们工钱,还得管他们伙食住宿,来回路上的也得管,光这一点,就有多么大的改变。”

“臣知道陛下的两税法,确实让天下广普通百姓受惠良多。可这并不就是陛下可以拿食盐专卖,来征收重税的理由,臣坚决反对食盐专卖,征收重税。”

易风叹了口气,“先生,孟子曾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自然也知道食盐专卖并非什么好政策,可国家得需要钱财供应军队,供养官吏,支持开支。朕也是权衡许久,考虑良多,实难有什么万全之策。朕自问,朕的新税制推行既难增收财税满足朝廷的开支,又能大大减轻百姓们的负担,这已经是难得的好办法了。虽有些瑕疵,可人无完人,朝廷税制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只要这个瑕疵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那么也还是能接受的。”

“就不能删掉食盐专卖这一条吗?”

“少了这一条,一年就少了一千万贯税收,这一千万相当于边衙和南衙成百上千个府、镇的军费支出,没有了这一千万,可就多出来一个大窟窿,我们又拿什么来补?”易风道,“眼下正是朝廷的关键之时,东面高句丽,北面突厥,都还未能征服他们,解决这两个心腹大患,眼下朝廷要维持这个局面,开支确实是有些大。但相信我,这也只是暂时的局面,朝廷大力支持商业,又与周边各国贸易,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从商业这块收到更多的税收,到那时,朝廷有了更多的收入,甚至朝廷解决了外患,那时军费开支减少,自然就可以考虑停止食盐专卖这一块。”

“先生,为了大隋的长治久安,举朝上下,君臣百姓都应当一起出力,你能理解明白吗?”

李纲沉默片刻,最后向易风叩拜,“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回去后会署名通过陛下的诏书。但臣请陛下能够铭记今天的话,等将来有一天,能够废除食盐专卖征收重税。大隋的子民可以为了大隋团结一心,做出贡献牺牲,可不能被愚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未完待续……),!

那些贵族豪强地主官员们手中的田地,加上先前清理出来的大量隐田,国家财赋一下子翻了三翻,这是极大的好事,臣举双手赞同。对于工商税,老臣不太清楚,但既然陛下曾在怀荒试行效果可观,那或许可行。可是,臣对陛下的朝廷专卖专营难以认同,尤其是这个食盐专卖,将如今本并不官方征税的食盐纳入朝廷专营专卖,而且一年还要征盐税千万贯之多,从此百姓买一斤盐可能得花十文钱甚至更多,一家人一年买盐的钱相当于几十亩地的两税田租,这岂不是苛政暴政?难道陛下要让天下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吗?”

“帐不是这样算的,新税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而且还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征收这个盐税,其实是对税收的一个补充。你若仔细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终还是比过去减轻了负担的。盐虽是必需品,可消耗并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够,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钱。而百姓每年若是为朝廷做几天工,拿到的工钱就肯定不止百文钱了。况且,十文钱一斤的盐只是一个计算数字。实际上,盐价也并不是固定的。会有不同品质等级的盐,既会有高于十文钱的盐。肯定也会有低于十文钱的盐,普通百姓可以购买便宜一些的盐,这笔支出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小。总之,新税制下,百姓们承担的税赋肯定要比过去轻,而且会轻很多。免去各种杂税,免去了免费劳役,按亩征两税,你想过百姓们会因此受惠多少吗?在河南河东河北许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无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个,可家里的田地依然还是他们父亲早年授下的一百亩地。地只有一百亩,可租庸调却是按丁计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调如果粗略合计一下折钱相当于每年三千钱,这本来是一百亩地的税赋。每亩相当于三十文钱左右。一亩地三十文钱,其实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两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两三石甚至五六石每亩都有,因此每亩三十钱的税,在北方大致相当于一成的产出。而在南方,甚至还不到一成的产出。可如果一家四个男丁。只有一百亩地,却得交四份租庸调。那他们家这一百亩地就得交一万两千钱的税,平均每亩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一亩地产两石粮,折钱四百文,那就相当于至少三成的税了。何况,最若的还是免费服役,虽说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时间不算,还得自带干粮被褥,而实际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时间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种大工程,有时甚至得离家百里千里,遇上战事,征发民夫,更是没有期限不限距离。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钱也全计入了田亩中,如果朝廷再征发他们做工,那么不但得给他们工钱,还得管他们伙食住宿,来回路上的也得管,光这一点,就有多么大的改变。”

“臣知道陛下的两税法,确实让天下广普通百姓受惠良多。可这并不就是陛下可以拿食盐专卖,来征收重税的理由,臣坚决反对食盐专卖,征收重税。”

易风叹了口气,“先生,孟子曾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自然也知道食盐专卖并非什么好政策,可国家得需要钱财供应军队,供养官吏,支持开支。朕也是权衡许久,考虑良多,实难有什么万全之策。朕自问,朕的新税制推行既难增收财税满足朝廷的开支,又能大大减轻百姓们的负担,这已经是难得的好办法了。虽有些瑕疵,可人无完人,朝廷税制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只要这个瑕疵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那么也还是能接受的。”

“就不能删掉食盐专卖这一条吗?”

“少了这一条,一年就少了一千万贯税收,这一千万相当于边衙和南衙成百上千个府、镇的军费支出,没有了这一千万,可就多出来一个大窟窿,我们又拿什么来补?”易风道,“眼下正是朝廷的关键之时,东面高句丽,北面突厥,都还未能征服他们,解决这两个心腹大患,眼下朝廷要维持这个局面,开支确实是有些大。但相信我,这也只是暂时的局面,朝廷大力支持商业,又与周边各国贸易,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从商业这块收到更多的税收,到那时,朝廷有了更多的收入,甚至朝廷解决了外患,那时军费开支减少,自然就可以考虑停止食盐专卖这一块。”

“先生,为了大隋的长治久安,举朝上下,君臣百姓都应当一起出力,你能理解明白吗?”

李纲沉默片刻,最后向易风叩拜,“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回去后会署名通过陛下的诏书。但臣请陛下能够铭记今天的话,等将来有一天,能够废除食盐专卖征收重税。大隋的子民可以为了大隋团结一心,做出贡献牺牲,可不能被愚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未完待续……),!

那些贵族豪强地主官员们手中的田地,加上先前清理出来的大量隐田,国家财赋一下子翻了三翻,这是极大的好事,臣举双手赞同。对于工商税,老臣不太清楚,但既然陛下曾在怀荒试行效果可观,那或许可行。可是,臣对陛下的朝廷专卖专营难以认同,尤其是这个食盐专卖,将如今本并不官方征税的食盐纳入朝廷专营专卖,而且一年还要征盐税千万贯之多,从此百姓买一斤盐可能得花十文钱甚至更多,一家人一年买盐的钱相当于几十亩地的两税田租,这岂不是苛政暴政?难道陛下要让天下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吗?”

“帐不是这样算的,新税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而且还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征收这个盐税,其实是对税收的一个补充。你若仔细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终还是比过去减轻了负担的。盐虽是必需品,可消耗并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够,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钱。而百姓每年若是为朝廷做几天工,拿到的工钱就肯定不止百文钱了。况且,十文钱一斤的盐只是一个计算数字。实际上,盐价也并不是固定的。会有不同品质等级的盐,既会有高于十文钱的盐。肯定也会有低于十文钱的盐,普通百姓可以购买便宜一些的盐,这笔支出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小。总之,新税制下,百姓们承担的税赋肯定要比过去轻,而且会轻很多。免去各种杂税,免去了免费劳役,按亩征两税,你想过百姓们会因此受惠多少吗?在河南河东河北许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无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个,可家里的田地依然还是他们父亲早年授下的一百亩地。地只有一百亩,可租庸调却是按丁计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调如果粗略合计一下折钱相当于每年三千钱,这本来是一百亩地的税赋。每亩相当于三十文钱左右。一亩地三十文钱,其实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两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两三石甚至五六石每亩都有,因此每亩三十钱的税,在北方大致相当于一成的产出。而在南方,甚至还不到一成的产出。可如果一家四个男丁。只有一百亩地,却得交四份租庸调。那他们家这一百亩地就得交一万两千钱的税,平均每亩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一亩地产两石粮,折钱四百文,那就相当于至少三成的税了。何况,最若的还是免费服役,虽说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时间不算,还得自带干粮被褥,而实际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时间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种大工程,有时甚至得离家百里千里,遇上战事,征发民夫,更是没有期限不限距离。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钱也全计入了田亩中,如果朝廷再征发他们做工,那么不但得给他们工钱,还得管他们伙食住宿,来回路上的也得管,光这一点,就有多么大的改变。”

“臣知道陛下的两税法,确实让天下广普通百姓受惠良多。可这并不就是陛下可以拿食盐专卖,来征收重税的理由,臣坚决反对食盐专卖,征收重税。”

易风叹了口气,“先生,孟子曾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自然也知道食盐专卖并非什么好政策,可国家得需要钱财供应军队,供养官吏,支持开支。朕也是权衡许久,考虑良多,实难有什么万全之策。朕自问,朕的新税制推行既难增收财税满足朝廷的开支,又能大大减轻百姓们的负担,这已经是难得的好办法了。虽有些瑕疵,可人无完人,朝廷税制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只要这个瑕疵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那么也还是能接受的。”

“就不能删掉食盐专卖这一条吗?”

“少了这一条,一年就少了一千万贯税收,这一千万相当于边衙和南衙成百上千个府、镇的军费支出,没有了这一千万,可就多出来一个大窟窿,我们又拿什么来补?”易风道,“眼下正是朝廷的关键之时,东面高句丽,北面突厥,都还未能征服他们,解决这两个心腹大患,眼下朝廷要维持这个局面,开支确实是有些大。但相信我,这也只是暂时的局面,朝廷大力支持商业,又与周边各国贸易,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从商业这块收到更多的税收,到那时,朝廷有了更多的收入,甚至朝廷解决了外患,那时军费开支减少,自然就可以考虑停止食盐专卖这一块。”

“先生,为了大隋的长治久安,举朝上下,君臣百姓都应当一起出力,你能理解明白吗?”

李纲沉默片刻,最后向易风叩拜,“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回去后会署名通过陛下的诏书。但臣请陛下能够铭记今天的话,等将来有一天,能够废除食盐专卖征收重税。大隋的子民可以为了大隋团结一心,做出贡献牺牲,可不能被愚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未完待续……),!

那些贵族豪强地主官员们手中的田地,加上先前清理出来的大量隐田,国家财赋一下子翻了三翻,这是极大的好事,臣举双手赞同。对于工商税,老臣不太清楚,但既然陛下曾在怀荒试行效果可观,那或许可行。可是,臣对陛下的朝廷专卖专营难以认同,尤其是这个食盐专卖,将如今本并不官方征税的食盐纳入朝廷专营专卖,而且一年还要征盐税千万贯之多,从此百姓买一斤盐可能得花十文钱甚至更多,一家人一年买盐的钱相当于几十亩地的两税田租,这岂不是苛政暴政?难道陛下要让天下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吗?”

“帐不是这样算的,新税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而且还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征收这个盐税,其实是对税收的一个补充。你若仔细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终还是比过去减轻了负担的。盐虽是必需品,可消耗并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够,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钱。而百姓每年若是为朝廷做几天工,拿到的工钱就肯定不止百文钱了。况且,十文钱一斤的盐只是一个计算数字。实际上,盐价也并不是固定的。会有不同品质等级的盐,既会有高于十文钱的盐。肯定也会有低于十文钱的盐,普通百姓可以购买便宜一些的盐,这笔支出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小。总之,新税制下,百姓们承担的税赋肯定要比过去轻,而且会轻很多。免去各种杂税,免去了免费劳役,按亩征两税,你想过百姓们会因此受惠多少吗?在河南河东河北许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无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个,可家里的田地依然还是他们父亲早年授下的一百亩地。地只有一百亩,可租庸调却是按丁计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调如果粗略合计一下折钱相当于每年三千钱,这本来是一百亩地的税赋。每亩相当于三十文钱左右。一亩地三十文钱,其实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两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两三石甚至五六石每亩都有,因此每亩三十钱的税,在北方大致相当于一成的产出。而在南方,甚至还不到一成的产出。可如果一家四个男丁。只有一百亩地,却得交四份租庸调。那他们家这一百亩地就得交一万两千钱的税,平均每亩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一亩地产两石粮,折钱四百文,那就相当于至少三成的税了。何况,最若的还是免费服役,虽说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时间不算,还得自带干粮被褥,而实际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时间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种大工程,有时甚至得离家百里千里,遇上战事,征发民夫,更是没有期限不限距离。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钱也全计入了田亩中,如果朝廷再征发他们做工,那么不但得给他们工钱,还得管他们伙食住宿,来回路上的也得管,光这一点,就有多么大的改变。”

“臣知道陛下的两税法,确实让天下广普通百姓受惠良多。可这并不就是陛下可以拿食盐专卖,来征收重税的理由,臣坚决反对食盐专卖,征收重税。”

易风叹了口气,“先生,孟子曾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自然也知道食盐专卖并非什么好政策,可国家得需要钱财供应军队,供养官吏,支持开支。朕也是权衡许久,考虑良多,实难有什么万全之策。朕自问,朕的新税制推行既难增收财税满足朝廷的开支,又能大大减轻百姓们的负担,这已经是难得的好办法了。虽有些瑕疵,可人无完人,朝廷税制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只要这个瑕疵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那么也还是能接受的。”

“就不能删掉食盐专卖这一条吗?”

“少了这一条,一年就少了一千万贯税收,这一千万相当于边衙和南衙成百上千个府、镇的军费支出,没有了这一千万,可就多出来一个大窟窿,我们又拿什么来补?”易风道,“眼下正是朝廷的关键之时,东面高句丽,北面突厥,都还未能征服他们,解决这两个心腹大患,眼下朝廷要维持这个局面,开支确实是有些大。但相信我,这也只是暂时的局面,朝廷大力支持商业,又与周边各国贸易,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从商业这块收到更多的税收,到那时,朝廷有了更多的收入,甚至朝廷解决了外患,那时军费开支减少,自然就可以考虑停止食盐专卖这一块。”

“先生,为了大隋的长治久安,举朝上下,君臣百姓都应当一起出力,你能理解明白吗?”

李纲沉默片刻,最后向易风叩拜,“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回去后会署名通过陛下的诏书。但臣请陛下能够铭记今天的话,等将来有一天,能够废除食盐专卖征收重税。大隋的子民可以为了大隋团结一心,做出贡献牺牲,可不能被愚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